《莫沃之恋》 ――雷达连赴寮参战回忆录

肖邢

<h3>谨以此回忆录: 献给北京空军雷达独立营三连援老抗美47周年! 献给北京空军雷达独立营三连黄润成指导员以作纪念! 献给那些曾经赴寮作战而现已离世的老首长和战友们! ——编者——<br></h3> <h3> 目 录</h3><div> 一、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回忆录编委会人员名单</div><div> 二、写在前面的话……本书编委会</div><h3> 三、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雷达六团五连)沿革变迁的战斗历程……编者</h3><div> 四、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人员名册</div><div> 五、赴寮参战(先遣队)情景回忆……编者</div><div> 六、雷达连开赴老挝作战的回忆录……黄润成 </div><div> 七、回忆雷达连开赴老挝作战五则……李白良</div><div> 八、雷达连出国轮战赴老挝作战经过点滴追忆……肖新华</div><div> 九、难忘的岁月――老挝莫沃山点滴拾遗……何四如</div><div> 十、先遣队之歌……李世阶</div><div> 十一、惊魂的一刻</div><div> ——我在莫沃山体验战斗经过一次难忘的记忆……贾雪生 </div><div> 十二、忆往昔峥嵘岁月……张聪如</div><div> 十三、难 忘 莫 沃 山…… 许敬盛</div><div> 十四、赴寮参战感悟……王成豪</div><div> 十五、英雄的连队.铿锵的足迹</div><div> ――追忆连史.赴寮作战随想……江海云</div><div> 十六、部队情. 战友情 . 一世情 </div><h3> ――和平年代转战南北、走向“莫沃”战事的追忆……刘步宏</h3><h3> 十七、战友留言……肖新华、宋建国、朱道友、徐同联、吳波清<br></h3><h3> 十八、《莫沃之恋》读后感……空司雷达兵部战勤处长(研究员)郑 敏</h3><h3> 十九、给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参战指战员的一封信……崔全保<br></h3><h3> 二十、寄语《莫沃之恋》回忆录首发式暨战友会……陈善明<br></h3><h3> 二十一、参战老兵、雷达独立营战友及军嫂忆赴寮作战诗词集选</h3><h3> 二十二、入寮作战历史见证.阵地职守.更显芳华</h3><h3> 二十三<span style="font-size: 17px;">、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四名主官战斗生活照</span></h3><h3> 二十四、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部分人员战地生活组照</h3><h3> 二十五、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回国后以班排组合纪念照</h3><h3> 二十六、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回国后全体干部战士与营首长合影庆功照</h3><h3> 二十七、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人员简历</h3><h3> 二十八、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五连)聚会组照</h3><h3> 二十九、战友:你在哪里……李世阶</h3><h3> 三十、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第三任指导员秦保仓书法賀词</h3><h3> 三十一、后记</h3><h3> 三十二、结束语</h3> <p class="ql-block">一、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回忆录编委会人员名单: </p><p class="ql-block">顾 问:江海云、刘步宏 </p><p class="ql-block">主 编:黄润成 </p><p class="ql-block">执行主编:肖新华 </p><p class="ql-block">责任审编:何四如、李世阶 </p><p class="ql-block">责任校对 : 肖胜华、杨春桥 </p><p class="ql-block">编 委: 江海云、刘步宏、李白良</p><p class="ql-block"> 肖新华、何四如、李世阶</p><p class="ql-block"> 张聪如、王成豪 、许敬盛</p><p class="ql-block"> 贾雪生、 肖胜华、杨春桥</p> <h3>二、 写在前面的话</h3><h3> 今天,我们编写回忆录《莫沃之恋》,是完全符合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强军、治国战略思想;搭建一带一路,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战略任务的具体体现。</h3><div> 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莫沃之恋》回忆录这本册子,写的是1971年9月至1973年12月我们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干部战士,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号召;落实毛泽东主席亲发的轮战命令“赴寮参战”,奔赴老挝“援老抗美”前线,在艰苦的环境下,历经二年非凡的战事。</div><h3> 至今,我们跨越了近半个世纪,迈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共蠃”的治国理念和“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精辟论述。以国际主义博大胸怀,彰显了中国领䄂的风范。引领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走向和平,走上共同富裕之路。2018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中央军委印发的“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纲要”,为部队政治思想工作奠定了方向,是强军的巨大动力。很欣慰,今天我们书写的《莫沃之恋》宗旨,就是要继往开来,不忘初心,教育世人,为下一代传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h3><div> 史记《莫沃之恋》记载之“莫沃山”,是我们雷达独立营三连跟随高炮十一师入寮作战所坚守的雷达阵地――战时定位为五号雷达站。她是雷达三连实战经验的集中体現,在莫沃山的日日夜夜,真实记载着雷达三连的战地生活。丛林中半地下的雷达工事、地下指挥室、防空洞、篱笆墙简易房、猪舍、引伸至山上的弯道、山顶的临时活动场所及丛林球场、高射机枪掩体等,无不都凝结着雷达三连干部战士的辛勤的汗水和感人的故事。</div><h3> 赴寮(老挝)参战回忆录,以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黄润成指导员主笔,综合叙述了雷达连入寮参战全连干部战士在异国他乡生活战斗的全部场景。编委会的成员并围绕黄润成指导员回忆赴寮参战的这条主线,以记叙文的形式勾画了本人真实和全心投入回忆当年自己参与战地生活、值班、站岗、修道路、筑工事、伐树砍竹、养猪种菜、传递情报、告捷战功,各个时节活动的片断,以及发自内心的战地生活动情的写照,完美的记录下了出国参战的全过程。她是藏在雷达三连干部战士心底不为人知四十五年的秘密。两年的战地生活,她承载着雷达三连干部战士为援老抗美的心血与汗水,她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我们雷达三连爱国和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現,是一部鼓舞世人的史诗,同时又是一部新时代教育后人不忘初心的真实感人的教材。今天我们奋笔疾书,回忆当年,她将激励着我们的下一代,永远牢记我们是英雄连队的子弟,有着向前辈一样燃烧着血与火勇往直前奋斗的精神。</h3><div> 没有参战的实战经历,是雕刻不出这幅既美丽又感人的这幅图画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过去,不忘初心,展望未来,让我们的子孙名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批经过实战考验的英雄史者,流芳世人,让我们活在当下,不为前行做朽人,只为育人自奋蹄!</div><div> 从编辑到出册,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四十五年来,由于通信不畅,没有联系,诸多战友生活在闭塞的个人小圈子里,科技的发达,微信的建立,才有了我们四十五年后战友的重逢相见,故此才能回想过往的历史,书写这段尘封的历史!</div><div> 本书编委会</div><h3> 2018年6月20日</h3> <p class="ql-block">三、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雷达六团五连)沿革变迁光辉战斗历程</p><p class="ql-block"> 雷达兵第六团南堡五连,是北京军区空军(以下简称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空字七四0部队)演变而来。他先后担负援外出国作战任务、国内首都防空、导航、警戒和雷达阵地建设修建工程等任务;还经历了1971年在内蒙包头战前练兵9.13突发事件的实际锻炼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惨痛的洗礼!有两名干部(连长:张固荣、司务长:张国安)在大地震中牺牲;他是一个英勇善战、顽强拼搏、敢于啃硬骨头的英雄连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四年初,美国悍然发动了侵越战争,对越南北部实行狂轰滥炸,战火已燃烧到我国的南疆――两广地区。为应对国际形势,经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大将建议,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林彪签署命令,由广州军区空军雷达兵处组织一支反应迅速的雷达部队――四个雷达机动营,并于一九六四年十月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序列,南堡三连(五连)就是当时的机动雷达第四营的在编连队。</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五年春,第四机动营奉命调防至京、津地区,担任保卫首都空域机动预警任务,代号为空字七四零部队,番号为北京军区空军独立雷达营(正团待遇),第一任营长为童天爵(后任北空雷达兵处处长),直属北空司令部,由空军第六军代管,一九七四年底改为五六三二部队,一九七五年改为三九五0六部队六九分队。</p><p class="ql-block"> 北空雷达独立营下辖四个连,一个军械所、一个医疗分队、一个军垦农场,并代管北空雷达干部教导队,除北京通县的一连担任常年战备值班任务外,其余三个连队(在天津静海唐官屯)均配合雷达干部教导队(南堡连当时就是其中之一的原天津静海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完成教学训练任务,为雷达兵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和技术人才。北京军区独立雷达营三连的前身,是空军雷达兵第十六团榆垡连(因驻防北京市大兴县榆垡村而取名),一九七0年八月榆垡连全建制调入独立雷达营,编制为三连,并调防至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机场驻防。</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七年八月至一九六八年六月,榆垡连奉命协同高炮部队出国去越南,参加援越抗美,在越南战场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一年八月,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南堡五连)奉命配属高炮第十一师,参加了抗美(美国)援老(老挝)战斗(时任连长张固荣、指导员黄润成、副连长刘步宏、副指导员江海云),全建制共66名干部、战士,携全装备,全副武装,奉命协同空军高炮第11师,出国开赴老挝(代号为:五号雷达站),执行掩护为援助老挝修筑公路的我国人员的安全,给炮师提供远方(远距离)雷达情报的出国作战任务。连队在炮师的正确指挥下,胜利的完成了作战任务,于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凯旋回国,连队和雷达操纵一排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前后共十八人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人次受嘉奖。全连受到中央军委和北空领导机关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一月,雷达三连(南堡五连)随高炮十一师援老回国后,驻守河北省玉田县虹桥(仍为北空雷达独立营建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休整。后奉命赴河北省青龙县都山修建新的高山雷达阵地,我们连队的主要任务是半山腰炸山打通道路,修建桥梁。全连干部战士驻扎在都山脚下的村庄里,条件及为艰苦,吃住都在老百姓家里,同住一间房,同睡一个炕,发糕、二米饭、萝卜白菜照样担负起了建设新的雷达阵地的光荣任务;与乡亲们住在一起,享受着北方的火炕生活。每天上山打眼放炮,筑基架桥,生活工作虽十分艰苦,但全连干部战士仍发扬老挝战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硬是把半山腰架桥的这个硬骨头啃下来,圆满的完成了新建都山雷达连半山筑路架桥任务。为连队的历史又谱写了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在完成河北省青龙县新建都山连筑路架桥任务后,雷达三连又驻守海防,河北省滦南县南堡。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及大裁军的需要,北空雷达独立营已光荣的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央军委宣布命令,北空雷达独立营被整建制撤销,装备和人员分别编入雷达兵第六团、第十六团和北空雷达干部教导队。南堡连由原北空独立机动营三连改为雷达六团南堡五连。</p><p class="ql-block"> 40年前的战斗历程,我们相聚相识在部队!各自的梦想和憧景,却是同样的热血与激情;40年前,我们相逢相知,虽不识人生真谛,却共同经历沌洁、最美好的部队时光;从印支战火纷飞的战场,到北国大山深处,再到艰苦的海防;无不都踏着战友的足迹,经过了实战的考验;大山深处的磨练和坚守海防的段炼;同时也经历了76.7.28唐山大地震的洗礼!抗震救灾体验的全过程。我们南堡五连(三连),不愧为是一支不怕死能打胜仗、不怕苦能啃硬骨头的英雄连队,我为我们连队走过的光辉历程倍感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编者 :肖新华</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0日于厦门</p> <h3>四、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参战人员名册</h3><div> 根据江海云指导员的提议,把原出国作战人员名单录取,将载入雷达独立机动营三连赴寮作战回忆录中,以建立1971.11月――1973.11月雷达独立机动营三连赴寮作战人员花名册。</div><div>1、张固荣(烈士):连长.1961年入伍.1942 年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 </div><div>2、黄润成(病逝):指导员.1961年入伍.1942年出生.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div><h3>3、刘步宏:副连长.1964 年1月入伍.1946 年出生.江苏省泰兴县</h3><h3>4、江海云:副指导员.1964年1月入伍.1945年出生.安徽省桐城县</h3><div>5、王成豪:操纵排长.1968年入伍.1949年出生.安徽省合肥市</div><div>6、陈开文:操纵排长.1968年入伍.1947 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div><div>7、刘锡军(烈士):雷达技工.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div><div>8、冯殿宝:雷达技工.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div><div>9、王开林:操纵班长.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div><div>10、张爱新:操纵班长.1968年入伍.1949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div><h3>11、段支权(病逝):操纵员.1968年入伍.1949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h3><div>12、吴永法:操纵员.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div><h3>13、秦保仓:操纵员.1970年入伍.1952年出生.河南省安阳市<br></h3><h3>14、张太新:操纵员.1970年入伍.1949年出生.河南省林州市</h3><h3>15、张聪如: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1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16、黄自明:操纵员.1952年出生.1971年入伍.湖北省孝感市</h3><h3>17、李世阶: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18、高传明: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19、陈建峰: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0、李云峰(病逝):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1、李柏桥(病逝):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2、李胜安: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3、章保安: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1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4、胡金桥: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5、杨咏桥: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26、刘军祥: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27、纪贤军: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h3><h3>28、聂保书: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29、聂国林: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30、许三毛:操纵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31、陈裕龙:操纵员.1970年入伍.1952年出生.上海市</h3><h3>32、李惠胜:操纵员.1972年12月入伍.1955年出生.河北省唐山市</h3><h3>33、赵洪义:操纵员.1972年12月入伍.1955年出生.河南省 封丘县 </h3><h3>34、郭志勇:操纵员.1972年12月入伍.1955年出生.江西省 </h3><h3>35、黄友林:1972年12月入伍.1954年出生.北京市</h3><h3>36、尹照明:电台台长:1966年入伍.1945年出生.江苏省 </h3><h3>37、许敬盛:电台台长.1968年入伍.1946年出生.湖北省大冶市</h3><h3>38、窦树生(病逝):电台台长.1968年入伍.1949年出生.湖北省黄石市</h3><h3>39、潘天成:报务班长.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湖北省十堰市</h3><h3>40、王红灯:报务班长.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山东省临沭县</h3><h3>41、王泽范:报务员.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湖北省十堰市</h3><h3>42、李白良:报务员.1970年入伍.1951年6月出生.河南省林州市</h3><h3>43、贾雪生:报务员.1970年入伍.1951年出生.河南省鹤壁市</h3><h3>44、何四如: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5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45、肖新华: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46、杨足清: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47、曾付山: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48、张国安(烈士):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49、张三毛:报务员.1971年入伍.1953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50、郭本茂:报务员.1972年12月入伍.1956年出生.江西省 </h3><h3>51、冯光法:记录班班长.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h3><h3>52、马康海:记录员.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h3><h3>53、王相清:记录员.1969年入伍.1951年出生.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h3><h3>54、刘瑞合(病逝):记录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55、陈寿福:记录员.1973年入伍.1956年出生.黑龙江省 </h3><h3>56、彭计顺:油机技师.1966年入伍.1946年出生.陝西省洛南县</h3><h3>57、王德华:油机班班长.1968年入伍.1948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h3><h3>58、肖显传:司机兼电工.1971年入伍.1954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59、程和平:司机兼电工.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湖北省武汉市</h3><h3>60、余云武:司机兼电工.1971年入伍.1951年出生.湖北省孝感市</h3><h3>61、丁配忠(病逝):司机兼电工.1968年入伍.1948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h3><h3>62、张迎春:油机员.1972年12月入伍.1956年出生.黑龙江省</h3><h3>63、曹国梁:油机员.1970年入伍.1952年出生.上海市</h3><h3>64、秦元业:油机员.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h3><h3>65、薛其胜:油机员.1969年入伍.1948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h3><h3>66、运秉生:油机员.1968年入伍1948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h3><h3>67、刘延保:油机员.1969年入伍.1950年出生.山东省莒县</h3><h3>68、郭其祥:油机员.1969年入伍.1949年出生.山东省蒙阴县</h3><h3>69、赵全成:司务长.1966年入伍.1948年出生.陝西省洛南县</h3><h3>70、熊训礼:后勤上士.1968年入伍.1949年出生.安徽省宿州市</h3><h3>71、王德亮(病逝):炊事班长.1969年入伍.1948年出生.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h3><h3>72、刘新元:饮事员.1969年入伍.1950出生.山东省蒙阴县<br></h3><h3>73、黄桂祥:炊事员.1970年入伍.1950年出生,广东省广州市</h3><h3>74、方毅:炊事员.1972年12月入伍.1956年出生.北京市</h3><h3>75、聂桃罗(病逝):炊事员.1971年入伍.1952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76、刘兰锁:炊事员.1971年入伍.1951年出生.河北省灵寿县</h3><h3>77、王银合(病逝):卫生员.1970年入伍.1952年出生.河南省林州市</h3><h3>78、范保书:高射机枪班班长.1968年入伍.1950年出生.北京市</h3><h3>79、袁大洲:高射机枪射手.1969 年入伍.1951年出生.四川省 </h3><h3>80、占火牛:高射机枪射手.1969 年入伍.1951年出生.江西省 </h3><h3>(注:人员编录截止时间为2018年八月。出国参战时高机班共10人,部分人员因时间久远至今没有战友能回忆起名字,故人员名单未能全部录入。录入名单中,可能有个別人员无法联系到,出生年月与本人有小的偏差。)</h3> <p class="ql-block">五、赴寮参战(先遣队)情景回忆</p><p class="ql-block"> 1971年11月至1973年11月,这两年是我们赴寮作战的两年。1971年当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燃烧到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東埔寨,以下简称印支三国)的时侯,我们奉命随炮师赴寮作战。当时印支国际环境极其恶劣,老挝战场承载着国内左派和右派的胶着对抗。老挝的左派党政军在越南顾问的引导下、和在中国高炮部队、云南边防部队、工程兵部队(工人)的国际援助下,与美帝国主义和老挝右派开展了艰苦的卓绝斗争,住的是简易房,茅草屋,老挝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垦着自己仅有湄公河以北的土地,过着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生活。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老挝右派,占领着湄公河以南名胜古迹,住的是青砖绿瓦,却是另一翻景象。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与老挝左派对峙!美国的U一2和RS―71侦察机,天天向湄公河北岸的老挝左派战区、我入寮部队的防区,进行侦察和搔扰。在中国工程兵部队(当时称为中国工人,统一着灰色制式服装)修好的桥梁和公路两旁,有美国飞机轰炸的弹坑不时的掠过眼球,历历在目。在老挝与中国的边境线上有两座烈士纪念园,掩埋着为老挝人民的解放事业献身烈士们的遗骨。在中国与老挝左派接壤的土地上,中国部队无偿援助修建湄公河北岸的公路和桥梁。穿梭的路人有:中国野战军、云南边防军、中国工程兵(工人);老挝人民军、越南顾问、老挝的老百姓、华侨。是印支三国前方转运物资的必经之路,路两旁,原始森林林立,野兽出没,敌特活动频繁。修建的桥梁由云南边防部队(小桥一个排、大桥一个连)长年日夜驻守。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战地环境下,我们连先是组建先遣队首批开赴老挝战场,披荆斩棘,开挖修建至莫沃山的阵地,为迎接大部队修通道路,开挖公事、防空洞,翻盖简易房,修建雷达阵地。今天回忆写下了赴寮抗美先遣队名册,以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编者:肖新华</p><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10日</p><p class="ql-block">附: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赴寮(老挝)抗美先遣队名册:</p><p class="ql-block">江海云:付指导员.1945年出生.1964年8月入伍.安徽省桐城县</p><p class="ql-block">刘步宏:付连长.1946年出生.1964年8月入伍.江苏省泰兴县</p><p class="ql-block">赵全成:司务长.1648年出生.1966年入伍.陝西省洛南县</p><p class="ql-block">窦树生(病逝):电台台长.1949年7月出生.1968年8月入伍.湖北省黄石市</p><p class="ql-block">张聪如:操纵员.1951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高传明:操纵员.1952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李世阶:操纵员.1954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胡金桥:操纵员.1952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杨咏桥:操纵员.1953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黄自民:操纵员.1952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章保安:操纵员.1951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肖新华:报务员.1953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肖显传:司机兼电工.1954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湖北省孝感市</p><p class="ql-block">冯殿宝:雷达技工.1949年出生.1969年1月入伍.山东省蒙阴县</p><p class="ql-block">刘兰锁:炊事员.1951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河北省灵寿县</p><p class="ql-block">许三毛:操纵员.1953年出生.1971年1月入伍.河北省灵寿县</p><p class="ql-block">段支权(病逝):操纵员1948年出生.1968年入伍.安徽省宿州市</p><p class="ql-block">范保书:高射机枪班班长.1950年出生.1968年入伍.北京市</p> <h3> 六、雷达连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的回忆录……黄润成</h3><div> 前 言</div><h3> 在1971年8月,我和北京军区空军独立雷达营(时任营长郭振宏、政委刘文治)三连(时任连长张固荣、副连长刘步宏、副指导员江海云、我任指导员),全建制共66名干部、战士,携全装备,奉命协同空军高炮第11师(时任师长董瑞琴、政委隋永华。以下简称炮师),出国开赴老挝,执行掩护为援助老挝修筑公路的我国人员的安全,给炮师提供远方(远距离)雷达情报的出国作战任务。连队在炮师的正确指挥下,胜利地完成了作战任务,连队和雷达一排分别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前后共十八人(含我一人)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多人次受嘉奖,全连人员无伤亡,装备无损毁。经过历时两年多作战的洗礼,在1973年11月底,连队同炮师奉命载誉凯旋撤回,为祖国、为人民和我军争了光,为老挝政府和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h3> <h3>全连回国后与雷达营首长在新駐地河北省玉田县虹桥合影1973.12.17.</h3><h3>(黄润成、王红灯因去参加炮师庆功大会,未能参加此合影。)</h3> <h3> 在和平年代,连队参加了一次实战,同时是我19年军旅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时间虽已逝30多年,但历历在目的战场生活,我仍记忆犹新。一名名干部、战士的脸庞和一幕幕战场上往事的画面,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回忆时,总是感到十分自豪和荣耀!</h3><div> 我满怀激情,在年迈已过六旬之际,追记青年时代(当时我29岁)那一段难忘的战场往事,如实地撰写出了《雷达连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的回忆录》,以下简称为《回忆录》。</div><div><br></div><h3> 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的由来</h3> <h3>黄润成穿老挝军服在老挝战场1973.7.</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时,遵照我国的外交路线,对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援助。为援助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根据老挝人民党和王国政府的请求,我国政府从1969年至1973年,分批援助老挝,在老挝北方地区(上寮)修筑公路。为掩护援助筑路的我国人员的安全,我军高炮部队跨出国境,进行防老挝筑路地区的美空军等飞机进行防空作战,是援老(老挝)抗美(美国)。这是我军在建国后至1979年期间,第六次跨出国境作战(此期间我军共七次跨出国境作战,历次作战的史料,可参阅河北省政协的月刊,2005年12总187期《文史精华》)。 老挝先后遭受了法国、日本、美国的侵略,公路很不发达,老挝北方更为突出。只有法国、日本侵略者的汽车轧出的便道被延用。因年月已久,便长满飞机草、树木、竹子,演变成死路。给老挝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老挝北方与我国云南省南部接壤,是邻国。我国援助老挝修筑公路,与我国云南省公路相通,对于援助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密切两国友好往来,发展两国的经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讲话中曾说过:“我国在外国沒有军队,没有一兵一卒,中国在坦(坦桑尼亚)、赞(赞比亚)、寮(老挝的別称)是筑路人员,是老百姓”。很明显,我军第六次出国作战是援老筑路,是援老抗美。第六次出国人员中,有我军组成的筑路人员(筑路工程人员、汽车运输人员、地面警卫人员);掩护人员(炮师和警戒雷达连)。这些人员都不穿解放军制式服装,前者穿浅兰色工作服,后者穿老挝(寮式)军服。军车的牌照是示意援外筑路及编号式样的“KM–32”。我们是第六次出国作战中的第四批,也是最后一批。对外名称是:中国筑路工程队第304支队。第四批出国是在老挝北方的孟本、孟洪地区修筑公路。筑路用的设备、人员薪饷、给养、装备、后勤物资供应以及筑路的材料(石料除外),都由我国负担。到1973年,公路南端修到了湄公河畔的孟洪,与我国公路相通。修筑的公路是碎石路基,耐高温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老挝战场的敌情态势和作战任务 老挝战场上的敌情态势。包括:美国在越南的驻军;在老挝围剿老挝爱国战线、入侵老挝解放区的美空军;有老挝的亲美势力。这些都从空中、地面对我国筑路人员造成威胁,筑路人员的安全没有保障。在前三批出国中,入侵老挝的美空军飞机多次攻击我国筑路人员,我高炮部队与美机作战90多次,击落美机30多架、击伤20多架。由于美机多次扫射、轰炸、造成了前三批我军地面260多人献出了生命。以上这些,预测在第四批作战中仍然存在,敌情态势十分严峻,全连人员做了牺牲的准备。</font></h3> <h3> 在老挝战场的作战任务。根据老挝战场的敌情态势,为掩护援助筑路的我国人员安全,炮师布署在老挝北方的孟本、孟洪筑路地区,对入侵老挝的美空军飞机等进行防空作战。雷达连的作战任务是:担负遂行对空警戒侦察,给炮师提供远方雷达情报。我连是四个警戒雷达连之一。配备的雷达是:天线架设,撤收快,便于机动,运输及行军等性能的513型米波雷达,共两部。分别称一号雷达(雷达一排)、二号雷达(雷达二排)。</h3><div><br></div><div> 出国开赴老挝作战之前的准备</div><div> 战前准备是出国作战的首项重要工作。出国前,连队党支部根据雷达营的要求、预测战场上的可能态势、炮师的作战需要和连队的实际情况,从1971年8月起,决定在原驻地、出国部队的集结地和留守处按班、排、连职责进行六个方面的战前准备。</div><div> 思想、组织准备。这是首要的准备。我们反复学习我国的外交路线,提高对出国的认识;学习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荣传统,做好个人牺牲的思想准备;学习战时杀敌立功条例,制定立功受奖计划,人人争取立功受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防止离队叛国;做干部、战士的思想工作,排除不利出国的思想障碍;进行纪律教育,作战中要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进行保密教育,不泄露出国的军事机密;学习、熟悉老挝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老挝人民;健全党、团组织,研究发挥党、团组织作用的措施等。</div><div> 装备准备。当时,雷达营沒有给连队更换成新式装备,仍用原有的装备,因此,装备准备更加必要。</div><div> 对雷达车解放30型、油机车吉斯150型和151型、运输车解放10A型共六辆的汽车动力部位进行检修,逐辆检查,有的换上新件。配齐备胎、伪装网、牵引绳、防滑链、蓬杆、蓬布、铁锹、丁字镐、铁锤、劈刀等。器材箱装满了备件。连队从驻地去天津市张贵庄火车站的途中,一部雷达车的照明、油路发生故障,激发我们进一步做好装备准备工作。为保证汽车爬坡有力,对点火角度等部件,进行精确调整,使之有效和稳定。</div><div> 对两部513型雷达进行了检修。对发射机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彻底检查、调试,达到最佳值。带足备用器材。还带了适宜野战用的小型修理工具,如小电钻和小台钳等。</div><div> 对油机发电机285型共四台进行检修。对耗材、电缆等,有意识地多带。对油机进行调整,反复试机,达到机械运转正常、周率和电压稳定的要求。</div><div> 对电台、电话进行检修。对91型发信机、7512型收信机进行检修。还预制了小型电台接收天线。检查电话机、分机。携带被复钱(电话线)5000米。经实践,是携带的少了,因为通过地面上的被复线,常被老挝人散养的牛绊断;架在树上的,常被风拉成短路;通过草地上的,常被老挝人刀耕火种时无意毁断;通过山顶上的,常被雷电击断成数断。</div><div> 对轻武器进行准备。对配备的高机枪、步枪、冲锋枪、手枪及各种子弹都进行了检查和维修。</div><div><br></div><div> 技能准备。即战前练兵。主要是针对人员技术壮况、战场上机动作战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突击训练。</div><div> 机动训练。快速架设、撤收雷达和电台的天线;由行军状态转为开机工作状态;由开机工作状态迅速转为行军状态的相互转换;汽车开得动及油机能快速送出电源,是机动训练的重点。通过训练,雷达能在15分钟内完成上述状态的转换,汽车能开得动并能正常行驶。在后来的进入、撤出阵地时,效果已显现出来。</div><div> 进行雷达反干扰训练。在机下熟悉干扰波形、干扰情报的通报格式、反干扰措施、在干扰中掌握情况的方法等。</div><div> 在地物回波中掌握情况的训练。</div><div> 换装(装备)训练。是在报务员中进行。当时,为提高通讯的可靠性和多路性,给连队配备了PB–211型超短波报话机,对此进行了换装训练。</div><div> 对司机兼电工人员进行汽车道路驾驶突训。在平时,因为他们是兼职司机,开车时间和驾驶训练都不够多。这次出国要长途驾驶,道路情况复杂,加上多数人要开工作车,对驾驶突训势在必行。在较短时间里,每人突训行车沒少于400公里,连队的六辆汽车全靠他们驾驶,他们在安全行车工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div><div> 阵地准备。确定雷达阵地的位置。出国前,炮师在勐腊县留守处组织各单位有关人员组成先遣队,提前出国。其任务是:在保卫筑路地段预定炮师阵地、警戒雷达阵地、野战医院、炮师机关驻地等的位置。报请炮师批准后正式定位。我连副连长刘步宏同志前往参加。经批准,为获炮兵掩护,我连阵地定位在炮兵火力圈内的一座山头上。这个阵地,交通便利,有饮水,地势较高,阵地的反射面和遮蔽角在作战地段的方位较好。用参考过航班机的预报高度或炮瞄雷达的测高数据,修正雷达波办数据后,一个功能较好的阵地即可投入作战使用。</div><div> 后勤准备。炊事班进行了野炊训练,配齐了野炊用具。全连用的马灯、煤油、蜡烛、电灯泡、火柴、手电筒及建简易房用的工具。防疟疾药品、防蚊油、防蚊帽、饮水消毒剂、常用自救药品、担架。全连用的铺板、桌登。领取建简易房用的油毡、三防(防雨、防晒、防火)布等。这些准备虽零散,无所不包,但从实战的结果来看很有必要。</div><div> 全连综合准备。组织全连学习行军基本知识、研究如何统一指挥快速完成全连的战备状态转换、连职干部分工、制订有关预案、随时掌握全连思想动态、检查各排准备情况、当前须解决的全局性的问题等全连综合准备。</div><div> 以上六个方面有效的战前准备工作,为后来胜利完成出国作战任务,奠定了思想政治基础和提供了组织、技术、装备、后勤等方面的保证。作好战勤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为重要。</div><div><br></div><div> 逐段行军 开赴老挝战场</div><div> 连队在原驻地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机场,在雷达营领导下,进行了20多天的紧张准备后,雷达营首长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仪式,与我们一一握别。连队肩负着全营的重托,踏上了出国作战的征途,于1971年9月初,全连装备、人员行军至天津市张贵庄火车站,转乘火车,前往出国筑路掩护人员集结地的内蒙古包头市。在此,炮师接收了连队,编制为师直警戒雷达连,代号为五号雷达站。在这里继续准备后,于1971年10月,按我军总参谋部命令,同炮师编队,从包头市开拔,逐段行军,开赴老挝战场。</div><div> 军列行军。这里指军队乘坐军用专列火车,从这一地向另一地点转移的行动。这段行军,连队同炮师的人员和装备,从包头市分乘15列军列,浩浩荡荡地沿我国三线铁路线,途经银川、兰州、宝鸡、成都等地,快速到达云南省昆明市下火车。</div><div> 连队在上军列前做了简短动员。重点是按预案宣布汽车开到火车上的顺序、人员定位、车辆固定捆绑、物资装车、乘车注意事项等。汽车的固定捆绑,按铁路部门的要求进行。为保障汽车的安全,拆开了电瓶连接线,以防线路短路而引发火灾。</div><div> 注意行军安全。每辆汽车驾驶室内都有司机乘坐,负责押车。军列在停车时间较长时,押车司机必须下车检查汽车固定情况。其他人员一律乘代客车(即简陋的闷罐车),人员要防止从车门处掉下火车。不随意下火车。在列车编组后,把各节车厢的电话线联通,并分別装上稍加改进后的手摇式电话单机作为那时侯的通讯工具,用于各节车厢的互相联络或连队统一指挥。</div><div> 安排军列行军途中人员的饮会。有二种互相结合的方法:一是连队自备。二是铁路沿线军事供应站提供。</div><div> 我们经过六天多的昼夜连续行军,行程3300多公里,一路平安地到达昆明市。因为长途行军,所有人员舌干口燥,身体十分困乏,我们首先安排了休息,以恢复体力。然后,抓紧时间,准备下一段国内摩托行军的各项工作。</div><div> 国内摩托行军。这里指摩托行军是军队乘坐配备的汽车,从这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转移的行动。国内从昆明市至边境县份勐腊县城这一段路程不通火车,只能摩托行军,行程900多公里。连队车队同炮师编队,从昆明市出发,沿路况非常差的公路,经玉溪、元江、墨江、普洱、思茅、勐养等地,到达勐腊县城。炮师在此设立了留守处。</div> <h3>江海云回国后被提升为指导员后又提升为协理员1981.12.</h3> <h3>  连队在这段行军中,组成先遣队,派出一辆先遣车,每日完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前站的任务。由副指导员江海云带队,炊事班全体人员等参加,带上野炊用具、给养提前出发。先遣队中午提前到达休息地点,晚上提前到达宿营地,快速野炊做好饭、菜、汤或稀粥(一定要有)和备足饮水。待连队到达时,立即开饭和补充饮水。晚上宿营事宜,也由先遣队安排。先遣队的工作很辛苦,在副指导员江海云带领下,任务完成得很好。</h3><div> 妥善安排乘车人员。因长途行军,汽车上乘座人员不宜受挤,身体要有活动的余地。乘车人员,保管好各自随身携带的枪支、子弹。遇紧急情况,乘座人员不能慌张,听从统一指挥。</div><div> 保证安全行车。宣布行车顺序、车速、车距、中午休息地点、晚上宿营地点等。特别反复強调:下坡时,严禁将离合器放置空档滑行。总是来回来去的讲:每次出车前司机必须检查方向、制动、轮胎充气量、信号、照明。途中休息时,再次检查轮胎、轮胎充气量、轮轱是否发热等情况。</div><div> 连队的五辆车(一辆先遣车已先行除外)组成车队,鱼贯行驶,便于相互照顾,尾车兼有收容车的作用。</div><div> 千方百计安排好途中司机的生活和休息,让司机专心致志地开车。带车干部加强责任心。注意司机的身体状况和思想情绪,进行正面教育和以表扬为主。复杂地段可做必要的提醒。车辆和司机相对固定,途中一般不调换。在雾中谨慎开车,注意使用雾灯,注意车距和车速。</div><div> 克服前紧后松的思想。在行军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易产生松劲、麻痹思想。在开车中,司机时有斜视路旁的风土人情。特別是在后段时间,途经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时,那映入眼帘的袅袅炊烟、村寨竹楼,卷鼻大象、马帮牛群、直立挺拨的竹子、穿露腹、筒裙又赤脚的行人……惹得司机频频观看,精力不够集中。这时,带车干部向司机轻声的“喂、喂”了一声,司机心领神会,便已奏效。宿营时,有时人员只能分散住在少数民族村寨竹楼的老百姓家里,要求干部、战士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民族风俗。</div><div> 经过九天的昼行夜宿,在当时路况非常差的情况下,按时,一路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勐腊县城,完成了这段摩托行军任务。</div><div> 在这段行军中,司机和乘座人员有目共睹的是:狹窄路段长而多、急转弯和看不到对方来车的急转弯多、依山傍河的路段多、盘山路段多、交通事故现场多、雾天行车时间多等。在这样的路上行车,司机和乘座人员有一个共同的心态:怵目惊心。可谓也是生死的考验。然而,我们连队的车队和人员安全顺利地通过了,可足以称为奇迹。</div><div>  国外摩托行军。从勐腊县城出发,沿国内公路到达中国与老挝边境检查站,在此办理出境手续后,进入老挝沿已修好的老挝公路向前行,到达预定的雷达阵地。行程200多公里。</div><div> 为保密,命令我连同炮师在黄昏后进入老挝境内。</div><div> 出境前轻装、换装。把个人和连队暂时不用的物品(包括军装)存放在留守处。脱下解放军制式军装,换上老挝(寮式)军服。这一脱一换,干部、战士情不自禁地落下一双双热泪。这刹那间,看不见了中国军人威风的英姿和形象,换上的竟是陌生的服装,闪现出“万马齐喑”的场景。须臾间,翻然呈现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生动局面,决心不怕牺牲,为祖国、为人民和为我军争光,为援老抗美做贡献。汽车已摘下军车牌照,换上了示意援外筑路及编号式样的的“KM–32”牌照。看到这些,我们巳是“外国人”、车巳是“外国车”了,干部、战士们互相会意地欢笑着。</div><div> 黄昏时分,连队的车队整齐的停在中老边境中方这边整装待发。办完出境手续,夜幕已降临,在车队各马达的轰隆声中,车驶过边境钱。全连满腔热血的男儿,肩负着重任,离开了祖国,告别了父母、兄妹、爱妻和儿女,驶入了异国他乡。由于朦胧的夜色,路坑坑洼洼,所以车颠簸得历害,又只能开着近光灯,车队缓慢地向前行驶,汽车上的人们还依依不舍地回头眺望着伟大的祖国。“祖国,与您再见了”!干部、战士喃喃的自语着。</div><div> 要求随时防空袭。要会识別规定的防空信号,严格灯火管制,一般不使用远光灯。听到或看到防空信号后,车辆迅速散开、停车并关车灯。</div><div> 由于初到国外,所以流露出惶惶的表现,老挝是个什么样?人的生命安全有保障吗?眼前是否有敌人在窥测着我们?这时,干部们理智地思考着、沉着的应对着,不草木皆兵,使战士们有了主心骨,壮了胆儿。</div><div>  当车行至老挝的孟赛时,在夜色中看到了路边上的前三批出国的近50名烈士,长眠在异国老挝的国土上,干部、战士们纷纷下车,肃然而立,心情宛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枰,颇不平静,想了许多许多……</div><div> 这段路程,经过全连干部、战士的共同努力,在国外三个多小时的行军后,于当日午夜时分,终于成功地进入预定的雷达阵地。至此,经逐段行军,最终到达了老挝战场。此时,筑路人员也相继到达筑路地区。</div><div> 司机们在全程行军中,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连队感谢他们,祖国感谢他们。全程行军结束后,连队总结了行军的体会,回国时可以借鉴。</div><div><br></div><div> 不间断地遂行对空警戒侦察</div><div> 这是出国作战的重要工作。就是不间断地遂行对空警戒侦察,给炮师提供早(早发现)、快(快上报)、准(准确)、连(连续)的远方雷达情报。</div><div> 两部雷达昼夜轮流作战值班开机,不间断地遂行对空警戒侦察。进入阵地后,全连干部、战士连续工作,各司基职,在不到半小时,雷达车、油机车开到指定位置,雷达、电台快速架起天线,油机送出了电源。电话线(含两部雷达、油机分别与连队指挥室之间的情报线)巳联通。电台收到了炮师指挥所的指挥信号。雷达加上了高压,校正方位后,天线转动、搜索着。荧光屏上发现目标,报务员通过电台,向炮师指挥所发去第一组远方雷达情报——昼夜轮流作战值班开机,不间断地遂行对空警戒侦察,从此时开始。</div><div> 按作战的要求,两部雷达以二等战备的等级进行昼夜轮流作战值班开机,一天也不间断。每天有六个班次轮流值班,每个班次都有相应的兵器、指战员参加。这样循环交替地进行着,还要视空情重要,随时、迅速进入一等战备。在一等战备中,各战斗岗位均由技术拔尖的“一号班”人员操作。这些人平时不能离开阵地,待进入一等战备时,立即奔跑到战斗岗位。正是因为这样,连队在出国作战中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和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战场生活。</div><div> 每天作战开机都会发现几批、十几批或几十批空中目标。其中:有驻在越南、泰国的美军飞机目标及其施放干扰的飞机目标;有老挝右派的飞机目标;有台湾和越南间来往的运输机目标;有美军RS–71高空侦察机目标;有来自达卡、金边、曼谷、河内、仰光等地的有预报的过往航班目标;还有一些不明的目标等。对这些,都早、快、准、连地掌握并通过电台上报到炮师指挥所。重点是距高炮阵地(即被保卫筑路人员的工作位置)近的美空军飞机目标和不明目标。各战斗岗位值班人员敌情观念的弦,总是绷得紧紧的。</div><div> 在干扰中掌握目标。美军经常施放等幅波或杂波有源干扰,当施放干扰的敌机距我雷达约50公里时,雷达0~360度方位都能受到等级“强度三”的干扰。为搞好雷达情报保障,必须认真对待。首先思想上做好遭受干扰的准备。其次是采取反干扰措施。改频反干扰是无效的。采取欺骗反干扰,可以掌握几点情况。第三是利用对雷达干扰弱的方位发现并掌握目标。第四是利用干扰中心方位的变化来判断干扰机的位置及被掩护的目标去向。对这种变化严密监视,在中心方位发现目标,就是被掩护的目标。</div><div>  在地物回波中掌握目标。雷达阵地处在山岳连绵、沟谷纵横之中,反映在雷达荧光屏上就是连成片的地物回波,与其中的飞机信号回波重叠,难以发现和测定飞机目标。也恰恰在这个范围内,要求我们提供情报。我连用自已创出的最大回波法、暗线法测定目标,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div><div> 转移雷达阵地。随着筑路里程的向前延伸,我连雷达阵地随炮师向筑路的前方转移,进入新雷达阵地。</div><div> 为保密,在黄昏后开始转移。在雾茫茫的天气里行军并撤收、架设雷达、油机和电台,转移的工作难度比较大。路程约50公里。</div><div> 接到关机命令后立即关机。迅速开展撤收装箱、装车。半个多小时后,形成全连整装待发状态。雷达车、油机车、运输车先后开出阵地,编队后即出发了。夜间车行驶在无路的山坡上。因为没有路,只能边走边砍竹伐树。雷达车和油机车用上了四轮驱动。运输车的车轮不时地打滑空转,前进受阻,只能用人助力推车前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军,终于开进新阵地。</div><div> 进入新阵地后,立即架设雷达、油机、电台、电话线。半个多小时后,雷达天线已圆周搜索,能正常工作。连长张固荣向炮师指挥所报告:“进入阵地完毕,雷达、油机、电台工作正常,可以作战值班开机”。于是,昼夜轮流作战值班开机又开始了。</div><div> 新阵地除了兵器外,一无所有。已过午夜时分,我们无处睡觉,只能在有厚厚的树叶的地面上,靠着树或倚着野竹打盹儿,浓雾打湿了我们的衣物和怀中的枪支。东方发白了,我们抹去脸上的雾水,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作战值班、建简易房、修补进出阵地道路、高机枪防空值班、巡查通往炮师指挥所的电话线、地面警卫、挑水、开荒种菜等。演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战场生活。</div><div> 新阵地在莫沃山山头的丛林里,这里气象时晴时雨、进出阵地不便、无饮用水源。出国期间,较长时间战斗在这里,直到回国时止。它的地理坐标约数是:东经100度50秒、北纬20度20秒。</div><div> 在一次击落美机中,远方雷达情报保障的成功战例。那是1972年雨季的一天凌晨,我连一号雷达(雷达一排)作战值班,在东北方位远方140公里,早发现一批目标,操纵员判断为一架小型飞机,朝火力圈前进,我连快速上报给炮师指挥所。之后,炮师令我连进入一等战备。随飞机目标航线的发展,我连准确、连续上报,引导炮师的炮瞄雷达发现了此目标。至此,我连远方雷达情报保障任务已经完成。当目标进入火力圈后,炮兵集火(集中优势火力,打击同一目标)射击,一举击落目标。瞬间,该目标回波从我雷达荧光屏上消失,筑路人员没有遭到袭击。后来得知该目标是美F-111型可变翼侦察机。这个成功战例的体会是:有常备不懈的思想;能早、快、准、连地上报目标;指挥员视波指挥正确;操纵员、报务员、</div> <h3>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的雷达一排全体人员回国后合影1973.12.17.</h3> <h3>记录员、油机员在各自岗位努力尽职尽责;各兵器工作正常。这次战斗结束后炮师批准雷达一排和有关两人分别荣立集体、个人三等功一次。这次的成功战例,极大的鼓舞了连队的士气。像这样的战例,后来还有。</h3><div> 连长张固荣同志对作战工作负全责,尽全力。他为便于较快地进入雷达工作车实施指挥,常年住在能迅速进入指挥的十分简陋的简易房里。他是一个好的军事一把手,为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与我合作得很好,很好的发挥了支委会副书记的作用。他在1976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大地震时罹难!</div><div> 连队上报远方雷达情报的好成绩,受到炮师的好评。在这次出国作战过程中,炮师按我连分別上报的两次远方雷达情报,作战两次,每次击落一架,共击落两架美机,有效地保障了筑路人员的安全。我连远方雷达情报这样好,居于四个警戒雷达连之首,受到了炮师的好评,成为被评为集体三等功的重要内容之一。</div><div> 从一次有误情报中吸取教训。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1972年旱季,11月28日16时许,我连二号雷达(雷达二排)作战值班,发现一目标向防区移动。该目标移动速度较慢,信号回波虚弱,位置在地物回波边缘,判断为一架大型飞机。我连迅速上报至炮师指挥所。引导炮瞄雷达发现了这一目标,同样也判断为一架大型飞机。当目标进入炮师火力圈后,炮师集火射击,目标被击落。当找到击落的目标残骸时,令人大吃一惊:击落的不是一架大型飞机,竟是空飘灯。空飘灯,是老挝人民过灯笼节,用薄纸似的金属片糊成的灯,升置空中,随风飘移,供人观赏。雷达可以发现它,我连和炮瞄雷达均误判为一架大型飞机。这次有误情报,受到了上级通报批评,连队感到悔之不及!立即进行了认真地检查和整顿,决心吸取教训。以后没有发生类似的问题。</div><div> 战场上的兵器维护与保养工作</div><div> 在老挝战场上作战的实践,使我连逐渐摸索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场上的兵器维修与保养。</div><div> 在轮流作战值班开机的间隙进行维护与保养。因为是战场,雷达、油机、等各兵器,不能象在国内那样,有专门的周、月、年维护时间,只能加强平时的维护,即轮流作战值班间隙的关机时间做出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维护与保养。在出国两年多的时间里,每部雷达工作约9000小时,无战(指一等战备)中故障,故障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大型发射管、示波管、闸流管长时间工作和油机、电台工作正常无故障,被评为战场上的兵器维护与保养的先进单位。为此,炮师在我连队召开了战场兵器保障的现场会。</div><div> 针对气候特点搞好兵器保养。阵地处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每年只分雨、旱两季。雨季(5月~10月)降水量大、空气湿度大、雾天、雨天、阴天多;旱季(11月~次年4月)4月最热。裸露在外面的各种电缆易老化变质。我们对油机通往雷达、电台等处的电缆,就地取材,用竹片联接起来,罩在电缆上,以防日晒雨淋。雷达、油机工作车内经常进行通风、加温驱潮。经常晒晾备用器材,检测有关电缆、元件的绝缘度。易锈蚀部位涂抹上黄油。</div><div> 对六辆汽车进行维修与保养。一般每月在雷达、油机进行维护与保养时结合进行一次,以适应战场作战随时能开得动的需要。</div><div> 实行分工负责制。由干部和技工(战士)分工负责。因没有配备雷达技师,一部雷达只配了一名雷达技工(分别是刘锡军、冯殿宝同志)。所以,我们发挥他们的作用,负责雷达的维护保养工作。汽车、油机的维护与保养,由汽车兼油机技师(彭继顺同志)负责。电台和电话的维护与保养,由电台台长(尹照明同志)负责。全连的兵器维护与保养工作,由副连长刘步宏同志负总责。由于实行分工负责制,所以兵器维护与保养工作有序有效。</div><div><br></div><div> 战场上的雷达阵地建设与管理</div><div> 阵地建在山头上,既要作战,又要生活,需要把雷达阵地建设好和管理好。</div><h3> 新建和维修简易房。先后在两个雷达阵地作战都没有房子,只好新建简易房。开始,我们只图通风,简易房建在山头上。结果暴风袭来,有超级拔树掀屋之势,完全被毁坏。后来就在山坡上的大树底下建,效果比原来好些。</h3> <h3>雷达二排全体人员回国后留影1973.12.</h3> <h3>  由于战场客观条件的限制,建成的简易房十分简陋:就地伐树砍竹作房架,用竹片编成篱笆作围墙,油毡或三防布作房盖儿。活象种瓜农民地里的窝棚。连队干部、战士在这不防晒、不防潮、不防噪音、不防蚊叮虫咬和不防大风大雨的简易房里,学习、训练、休息和睡眠。依仗我军不怕吃苦的胸襟,锤炼了两个多年头,并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中。</h3><div> 每逢刮风下雨过后、旱季雨季转换时,都得维修简易房,工作量都比较大。</div><div> 及时、频繁地维修进出阵地的道路。暴雨把路冲出道道沟要垫平;坡路滑要填石子或铺树枝加桩;路面淤泥要及时清除;刮倒在路上的树干要挪开;长出的竹子杂草要砍掉;泥土冲走露出的竹、树根要处理,防止扎坏车胎等,保证车辆随时能进出阵地。</div><div> 想方设法修造一块平地。这在山头上谈何容易。经过伐树、砍竹、平整地面、夯实和加围栏,修造出了一块平地,看上去竟有心旷神怡的感觉。有了这块平地,为连队点名出操、体育活动、汽车调头、进出阵地、晾晒物品和备用器材提供了方便。</div><div> 修掩体。用于防空袭、地面防御。两次进入阵地后,均分别修建了两辆雷达车、两辆油机车、连队指挥室的简易半地下式掩体。每年旱季与雨季相互转换、每次暴雨过后时,还都需要及时检查和维修。</div><div> 防空及地面警戒。从空军唐山场站调来一个班共10人及高射机枪二挺,为我连助战,辅以保证雷达阵地近距、低空的安全。地面持枪放哨昼夜对阵地实施地面警戒,防止不明身份的人,防备野兽、家畜进入阵地,保证阵地、人员和裝备安全。</div><div> 灯火管制和防火。夜间为防空和隐蔽,生活中用电灯照明时,自制灯罩,使光亮朝下。夜间不点沟火和火把。阵地上严格禁止明火。伙房做饭时注意防火。严格注视阵地周围可能发生的火情及火势,连队曾扑灭了一次外来山火,使雷达阵地幸免遭火灾。</div><div> 战场上的后勤保障</div><div> 老挝不供筑路人员任何生活物资。必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div><div> 全连周志们、炊事班的同志们、司务长赵全成同志、给养员熊训礼同志,都为后勤保障工作付出了很多很多。</div><div> 粮油保障。用代金券到炮师留守处购买,为防空中、地面敌情、道路中断和久下暴雨等意外,便多购买,保障不断粮油。</div><div> 蔬菜保障。从国内供应,因路途远、天气热,运到连队要三天左右的时间,只剩下1/3可食用,其余都变质、烂掉,既供不应求,又加大伙食费用。连队凝聚干部、战士的才智,在阵地下的山沟流水旁开荒种菜。由于注意管理、季节衔接、品种搭配能生产出少量蔬菜,辅以保障了蔬菜的需求。总的讲,蔬菜需求基本有保障,数量尚少、品种较单调时有发生。</div><div> 用水保障。阵地在山头上,沒有水源。山下一公里处有一条水沟里的水虽然可饮用,但挑水比较困难。国此,以炮师派车送水为主,连队自己挑水解决为辅。保障了人员生活用水和汽车、油机工作时的冷却作战用水。</div><div> 燃料保障。燃料国内不供应。我们采取拾捡或砍伐干枯树木当柴烧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严格遵守不砍伐正在生长的贵重树木的纪律。</div><div> 防病保障。老挝战场蚊子多,蚊子是传染疟疾的媒介,防疟必须防蚊子。着装要求穿袜、</div><h3><br></h3> <h3>黄润成转业留影1979.10.</h3> <h3>穿长袖衬衣;放哨或劳动等要戴防蚊帽;涂防蚊油或清凉油并随身携带;睡觉要挂好蚊帐;坚持口服预防疟疾药。为确保口服防疟疾药落实,由连队卫生员王银合同志逐人喂药入口。防病从口入,要求不喝生水,不用生水刷牙漱口(因为生水是河里的混浊水);不用生水洗澡,以防钩端螺旋体病;不釆食野果、野菜、野竹笋、野蘑菇等。伙房严把饭菜卫生关,不食变质饭菜,杜绝食物中毒。由于连队严格管理,干部、战士防病自觉性不断提高,所以保障了没有发生非战斗减员。</h3><div> 储备保障。除正常消耗外,还储备物资。旱季、雨季都储备。雨季储备六个月的粮油、干菜(如鱼或肉罐头、海带、花生米、压缩干菜、豆腐皮、粉丝、咸菜等)、防病药品和干柴。汽油、柴油常年要储备。以足够的储备保障作战、作战开机和人员生活。</div><div> 我真诚地感谢副连长刘步宏同志,他曾在1968年赴越南作战。在老挝战场,他不怕困难、埋头苦干,协助连长和我扎实地做思想政治、军事、技木、后勤等工作,是连队的带头人之一,很好地发挥了支委会成员的作用,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我正在寻找他。</div><div> 出国作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div><div> 这是出国作战中贯穿始终的工作。在出国作战中,没有较长和固定时间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结合现实思想、作战任务、保证安全等工作进行。</div><div> 进行思想教育。从始至终,抓了三个阶段有倾向性的思想教育。</div><div> 第一个阶段,出国初期的阶段。是干部、战士思想紧张阶段。其表现是:将班机经阵地顶空飞行的声音误认为是敌机的声音;夜间地面警戒时不敢到警区内流动;晚间去不远处简易厕所胆战心惊;看到老挝人就望而生畏等。对此进行生死观、国际主义教育、介绍前期兄弟部队的经历、模范事迹等,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就稳定下来了。</div><div> 第二阶段,出国的中期阶段,是干部、战士思想开始麻痹的阶段。其表现是:认为在国外和在国内差不多;是一般的开机值班;没有更多发现敌机侵袭等。对此,我们进行了常备不懈的教育。在1972年雨季,成功地为炮师提供了击落美机的远方雷达情报。</div><div> 第三个阶段,出国时间比较长的阶段。是干部、战士思想松劲的阶段。其表现是:急于回国;有的想探亲休假;各项工作中有疲塌等情绪。对此进行学习老前辈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教育;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教育及要求正确处理家庭问题。通过教育,连队思想稳定了,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善始善终地完成了出国作战的任务。</div><div> 加强党、团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两年多来,在战场上发展10多名党员,要求新、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共青团员发挥带头作用。发动群众评议党支部,加强了支委会班子建设,发挥了集体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健全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强调班子讲团结,军政各一把手间团结好。支委会做出决议后,按分工负责实施。要求干部身先士卒,起带头作用。</div><div> 开展立功受奖活动。从荣誉上激励完成出国作战任务。制定立功受奖规划。做到:一人一事一奖;作战胜利及时奖;总结工作综合奖。这样,在出国期间前后共十二人立功,多人受奖;连队、雷达一排分別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div><div> 进行外事教育。在老挝作战期间,某件事情处理不妥就可能发生涉及国家间关系的大问题。因此,把外事教育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div><div> 在外事教育中,要求干部、战士尊重老挝政府和人民,不干涉老挝内政;发扬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精神,不掠取财物、资源,如:不与老挝人民争利,不砍伐贵重树木,不釆摘、不吃老挝的板荔、芒果,不釆摘木棉花和木棉、不捕鱼。附近的老挝人有病来连队求医、求药,根据条件和能力,由卫生员负责,热情接待;要求干部、战士举止端正,不调戏老挝妇女等。由于平时严格检查,把要求落到实处,到回国时,干部、战士和连队未发生涉外问题。</div><div> 我身为指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是我的本职工作。我认真主持了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力争更好地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作用。我在党支部的集体领导下,从早到晚忙碌着思想政治工作,</div> <h3>黄润成与妻孙素珍合影1968.5.</h3> <h3>一心一意地把它做好。我结合政治工作与其他干部共做其它各项工作。我和支委会成员们共同谋划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局。我还经常深入到作战值班等项工作中,利用我曾经在武汉市空军雷达兵学院(学校)学到的雷达原理及操作等知识和技能,一边和干部、战士们共同作战值班、劳动,一边了解情况,做现实思想工作,推心置腹地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团结合作,把劲使在完成出国作战任务上。我的言行赢得了干部、战士的信任和好评,炮师(炮师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昆字926部队)批准我个人立三等功一次,这也是大家的荣誉。我个人在出国期间,只是做了应做的工作。对我个人和连队工作中不理想的地方,深感内疚于心!</h3><div> 我个人能在出国期间,无忧虑地安心在战场工作,就家庭而言,有我妻子孙素珍和双方各家有年过半百的父母及其全家人,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在部队工作分不开的。正当我在家休假,娇子敬伟刚出生第五天,部队给我发来加急电报:“有紧急任务,8月1日归队”。在这正需要我在她身边伺候月子的时侯,她竟毅然地支持我提前一天归队。我到连队后得知连队要出国作战,于是我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之中。在我出国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一人在家既要照顾娇子,又要到校任领导兼教学,还要替我孝敬双方老人。在娇子患病急需要人协助照料的时侯,她又急又累,不知落下多少次眼泪。她每次给我写信时,总是让我在部队安心工作。当我回国后休假进屋后,娇子敬伟趔趄着跑到他妈妈的身后,露着半拉脸看着这位“陌生人”。当我的双手接过《立功证书》时,深深地感到有妻子沉沉的一半。后来的歌曲《十五的月亮》,唱出了我倆那个时候的心声!</div><div> 我真诚地感谢副指导员江海云同志,他能够全面地协助我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其它的各项工作,他善于和干部、战士打成一片,还结合自有油机发电的专长,做了很多军事、政治工作。他富有组织能力,是连队的带头人之一,很好地发挥了支委会成员的作用。</div><div> 在出国作战时,由于工作量大,加上空气湿度大,使我的腰、腿部很不灵便。1973年雨季的一天,我跑步进入一等战备时,因路湿路滑,腰、腿又不灵便,被重重地摔倒在坚硬的坡路上,腰椎及臀部十分疼痛。事后,我一直忍着酸痛工作。回国后,去空军466医院检查,确诊为:第三节至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第四节腰椎可见脱位;胝骨裂。虽经多方治疗,但没有治愈,发展至如今,两腿特别是右腿出现运动障碍,走路跛行。</div><div>  撤离老挝 逐段行军返回 开赴新驻地</div><div> 组织连队回国,是出国作战工作中最后一项工作。1973年11月底,因筑路任务告一段落等原因,连队奉命同炮师撤离老挝回国。正式撤离前,仍继续进行作战开机值班,以及时发现敌人的可能偷袭。要守口如瓶,不泄露回国的时间等军事机密。</div><div> 撤离前的简要准备。主要有:稳定干部、战士的思想情绪。这时连队是奔走相告一片欢乐的景象,要求干部、战士要镇静下来,做好回国的每一项工作,不在国外的最后时刻发生任何问题。一旦发生,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宣布撤离的行动预案。撤掉车辆出掩体、阵地的障碍物,检查出阵地的道路。给汽车加油、加水,车通电瓶线。迅速、细致、检修发动车辆。零散物资的打包、装箱。电台呼号、密码、频率、密语;机密文件、内部资料全部装箱,准备带回国内。</div><div> 撤出雷达阵地。接到炮师指挥所雷达关机、撤出阵地的命令后,迅速开展工作:撤收雷达、油机、电台并装车。后勤物资装箱装车。车辆编队开到指定位置待命。对阵地彻底灭火。检查保密。人员经点名后,携带枪、背包上车就座。车辆驶出阵地,到炮师指定地点集结。在此阶段,始终注意瞭望上空及地面可能出现的敌情,并有应急准备。</div><div> 撤离老挝,回到国内。到达集结点后,我连同炮师编队,经快速摩托行军,武器、装备、人员全部撤离出老挝,胜利完成任务、完整的连队,回到国内勐腊县城(炮师留守处),结束了在老挝的战场生活。</div><div> 当汽车开过老挝与中国边境检查站后,干部、战士心底万端感慨。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约而同地高喊:“祖国,我们胜利地回来了”!</div> <h3>心中觉得安全无忧,感到了祖国的天是那样蔚蓝,路是那样宽阔,树是那样翠绿,空气是那样清新,路上的行人是那样熟悉等。千言万语,可汇成一句话:饱尝了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美味!</h3><div> 这时,我的心陶醉于胜利、喜悦之中,两眼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我和其他连职干部一起,把活生生的全连干部、战士一个不少地带回到了祖国,对祖国、对干部、战士的亲属有了一个圆满的交代。我坐在汽车驾驶室押车的座位上,向右倾侧着身子望去,伪装网罩着落满泥土的雷达、油机工作车、运输车组成的我连车队,正鱼贯、喷着黑尾气、轰隆隆地向前疾驶着。</div><div> 国内逐段行军返回,开赴新驻地。1973年12月初,我连同炮师编队从勐腊县城出发,径摩托行军、军列行军,开赴新驻她。返回的诸多事项,借鉴了出国时的有关要求。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国内摩托行军任务,是又一次奇迹。其余不再赘述。</div><div> 回国摩托行军中,连队特别地关照汽车司机的思想、生活、餐饮、睡眠、休息,使他们身体好,精神愉快,安全的开车,把人员、装备运回国内新驻地。在这个阶段,连队特别要求克服松劲和骄傲情绪,保证善始善终地完成出国作战任务。</div><div> 回国途中,我连同炮师在云南省昆明市受到了当地党、政、军亲切地慰问!</div><div> 我连在军列行军中,在北京市丰台火车站,脱离炮师行军序列,行军至天津市张贵庄火车站下火车。雷达营首长等人已携带棉鞋等御寒用品来到这个车站,,迎接从亚热带归来的部下连队,全连倍受感动!接着调动命令,径摩托行军,开赴河北省玉田县虹桥的新驻地驻防。此时,受到玉田县当地党、政的热情迎接和招待。</div><h3> 在内蒙古包头市,炮师召开总结庆功大会,我和战士王红灯分別作为连队和个人三等功的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会上宣布了我连队、雷达一排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和个人三等功一次的人员名单。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的人员是:刘步宏、王成豪、王红灯、熊训礼、杨足清、高传明、何四如、肖显传、程和平、冯殿宝、李胜安、李云峰、贾雪生、佘云武、王开林、冯光法、刘军祥、黄润成等十八人。</h3> <h3>  连队胜利地完成出国作战任务,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是炮师正确指挥、领导的结果;是雷达营教导、嘱托的结果;是远方雷达情报保障战绩突出的结果;是连队党支部集体领导得力的结果;是全连“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奋战的结果;是思想政治工作领先和组织保证等方面的结果。</h3><div> 连队曾多次对炮师师长董瑞琴、政委隋永华和有关部门表示诚挚地感谢!</div><div> 我对全连干部、战士在出国作战中各自作出的贡献和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诚挚地感谢!</div><div> 雷达营首长听取了连队的汇报。连队把立功、总结等资料一并交给了营首长。营首长对连队出国作战的全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与全连干部、战士合影,成为永久的纪念。</div><div> 到这时,雷达连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连队开始休整。</div><div> 休整后的1974年7月,副连长刘步宏被提升为雷达营四连连长。副指导员江海云被提升为本连指导员(后又被提升为雷达兵第6团司令部协理员,营职),接任我的职务。同时我被调到雷达营四连任指导员,与连长刘步宏一同去雷达营四连任职,开始了新的工作。在1979年10月,我转业到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人民政府。</div><div> 后 记</div><div> 我撰写的《雷达连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的回忆录》第一稿,简略地写于2005年10月,经编者修改、摘编,收录在2006年9月,由原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国防科委顾问、96岁高龄的罗元发将军题写的书名为《京津防哨》(内部读物)一书中。该书辑录了近百篇空军雷达兵原第16团战友回忆录。</div><div> 这次经我与战友们补充和修正的《雷达连出国开赴老挝作战的回忆录》第二稿,终于收笔、定稿,编辑成文字版和图文并茂的图文版,同时保存在我家的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里,便于阅读和传送。在恰逢我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以此作为纪念。</div><div> 把我和连队在和平年代亲历的国外作战生活,通过如实地回忆、挥起手中笔、以第一人称、采取文学描写的方法、用文字记载成章,撰写成《回忆录》,其目的是:激励我和同去出国作战的战友们,铭记和发扬出国作战的精神;让我和同去出国作战的战友们各家及子孙们世代知晓、珍藏、保存在自家的电脑里,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乃至成为雷达兵部队的史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坚信,撰写《回忆录》的目的能够实现,一定能够实现!</div><div> 很值得提起的是,北京军区空军独立雷达营三连的前身,是空军雷达兵第16团榆垡连(因驻防在北京市大兴县榆垡村而起名儿)。榆垡连曾在1967年8月至1968年6月期间,协同高炮部队出国去越南,参加援越抗美,在越南战场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在榆垡连回国后的1969年10月,我有幸被调入有这样经历和荣誉的连队继任指导员,深感任重和自豪不已。1970年8月榆垡连全建制调入独立雷达营,编制为三连,并调防至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机场驻防。</div><div> 很可惜,在和平年代,曾两次出国作战,每次都荣立战功的独立雷达营三连,没能设法保留其原建制,而在1976年初被精简撤编(改为雷达六团南堡五连后撤编),失去了用以推动雷达兵部队建设的一个有战功连队的典型。</div><h3> 我这次撰写《回忆录》时,得到了战友们的支持。战友江海云同志,是目前只能找到的时任连职干部,我采用了他提出的修正内容和图片等史料,他确认《回忆录》的真实性,从而提高了《回忆录》的可信度;</h3> <h3>战友阎福财同志(现在与我同住唐山市,时任炮师司令部作战科参谋,后任空军雷达兵第28团后勤处营房股股长),出国作战中在炮师指挥所值班,了解全面(包括我连)远方雷达情报保障情况,确认我连提供两次有效的远方雷达情报;战友李惠胜同志(现在与我同住唐山市,时任我连雷达操纵员,后任空军雷达兵第二旅装备部雷达工程师)和战友李白良同志(时任我连电台报务员,现任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CT室主治医师),提供了图片等有关史料;战友刘辅全同志(现在与我同住唐山市,1961年与我同在信安连,后为空军雷达兵第28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帮我把《回忆录》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图文版。在此,我对以上战友们一并表示感谢!还得到了妻子、子女们全家人的支持。特别是妻子孙素珍的全力支持;儿媳李艳教我学会电脑打字、完成打印、存入电脑、装订成册;女儿黄敬红帮助上网收发电子邮件;13岁的孙女儿黄可心、8岁的外孙子刘江浩教会我学汉字拼音等。今后,还会得到更多一同出国战友们的支持!</h3><div> 2007年12月初的一天,我意想不到地得知,炮师时任政委隋永华老首长,在距离我家近在咫尺的北京军区空军唐山干休所里离职休养。我迫不及待地见到了老首长。他从空军原第六军政治部副主任的职位上离职休养,如今已86岁高龄,对炮师出国作战、我连同炮师出国作战仍记忆清楚,我征得老首长对《回忆录》草稿的指教,经老首长反复阅读后,因身体状况的原因,不能书写,只能口述。综合他口述的主要内容是:雷达连出国作战任务完成得好,是个有战功的好连队;《回忆录》写的详尽、真实;这个《回忆录》有教育意义;自谦炮师对连队关怀的不够好等。老首长对《回忆录》的指教,进一步提高了《回忆录》的可信度,我表示衷心地感谢!最后老首长说:“把《回忆录》送给我一份做留存可以吗”?我欣然答应,敬赠老首长一份。</div><div> 在出国作战期间,因为部队不允许拍照,所以很遗憾,没能留下珍贵的照片等形式的史料。</div><div> 《回忆录》是我的处女作,只凭借我仅有的中专文化写作水平先执笔写成初稿,后学会用电脑反复改写、编辑完成的。如有不尽人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毕竟是回忆,又没有史料可依,如有不准确之处,应以当时的事实为准。</div><div> 今后,我将按战友们提出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正。</div><div> 笔者:黄润成 </div><div> 电子邮件:hrcts@yahoo.com.cn</div><div> 电话:0315-2729591 </div><div> 13832947514</div><div><br></div><div> 写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蓝天楼</div><div> 2007年12月28日</div><div><br></div> <h3>七、回忆雷达连开赴老挝作战五则……李白良</h3> <h3>八、雷达连出国轮战赴老挝作战经过点滴追忆……肖新华</h3> <h3>九、难忘的岁月――老挝莫沃山点滴拾遗……何四如 </h3><div> 莫沃山上最怀旧,湄公河畔高炮守。</div><div> 当年风华正茂时,而今鬓白满脸皱。</div><div> 可叹岁月无情走,战场战友心中留。</div><div> 两载战火受洗礼,凯歌唱响震五洲。</div><h3> 今年是本命年,亦是我花甲之年。几十年来,为生活、为生存、为事业、为家庭一直忙忙碌碌,却总是碌碌无为。虽然,没有大的作为,却落个问心无愧和安逸自在。回想过去的岁月,一生中,风风雨雨,经历了几多坎坷,几多教训,极大地丰富着我的人生阅历。我曾念过初中,读过师范,上过大学,学得些许生活、生存本领。几度调动工作,曾当过高中团委书记,当过小学校长,当过区计生办主任,下派乡镇当过副镇长,回城后,一直到如今仍为一名基层公务员身份。我很满足,也很知足。记得大学毕业时我的论文是“知足常乐”的命题,这个题目是自命题,也是我一生的真实写</h3> <h3>十、先遣队之歌……李世阶</h3> <h3>  岁月似云,往事如烟,哎!四十多年了,时间消逝得太久太久;往事遗忘得太多太多。但唯一不能忘怀的是:由副连长刘步宏、副指导员江海云率领的先遣队入寮之后,就投入到紧张的战备施工中的峥嵘岁月;战友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完成使命的战斗历程。 <br></h3> <h3>1971年于北京通县</h3> <h3>  那是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底,我连接到命令,先派一支小分队作为先遣队率先入寮,作好大部队入寮的准备工作。宣布命令后,全连上下群情激昂,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的报名参加,值得庆幸的是我成为其中一员。当我们换上寮式服装时,我们的心情如同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是喜,是忧,是激动,还是惆怅?</h3> <h3>先遣队出发前留影</h3> <h3>没有了红领章和帽徽的中国军队,这又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我们都在认真地追问,深刻地思量。当我们进入中老边界线时,我们大家都热泪盈眶,深情地回眸祖国,喃喃念道:“祖国啊,母亲,今天我们离开你,何时才能回到你温暖的怀抱!”就这样,我们先遣队趁着夜色,秘密进入了异国他乡,在老挝3号公路62公里处的一座无名山上开始了我们先遣队的战斗生活。</h3> <h3>李世阶于昆明步校<br></h3> <h3>  先遣队,就是要完成大部队入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要修建两部雷达阵地;要修建一支连队驻扎的营房。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地陌生。再加之气候不适应,特别是“三大宝”干扰频繁,给先遣队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传曰:“老挝三大宝,蚂蚁、蚂蝗、飞机草”,我们进入老挝无名山时,正逢旱季,也正是旱蚂蚁横行、猖獗之时,它不仅样子丑陋,见而生厌,且头嘴锋利,凡被咬中,又痒又痛,它既能陆地爬行,又能水中游走,还能“空中”飞行(即从树上、高竹杆上弹下,落入你的脖子里),所以它不怕你脚口袖口密封,从你的脖子口进入,伤你于无形,真是防不胜防,我们谁的血没被它吸吮过。</h3> <h3>后排左起:杨润桥、胡金桥、冯殿宝</h3><div>前排左起:章保安、段支权</div><div>(1972年在莫沃山雷达阵地前留影)</div> <h3>红蚂蚁,个头长,头大,喜群住群生活,一般它不招惹人,但一旦你惹它,它也会跟你拼命,一旦咬上,又红又肿,我们挖战壕,修工事,哪有不侵犯它的领地之理,一旦遇见穴巢,连蚂蚁带食物,你用铁锹可撮一大车,用汽车运走。 “飞机草”是一种植被,可长到比人还高,到处都是,杆粗叶密,一望无垠,虽说不伤人,但阻挡你的视线,还妨碍你的行动,传说是法国人用飞机播种的,故名飞机草。这即是“老挝三大宝”。其实还应加上蛇、蚊子五宝才算完整。<br></h3> <h3>高传明于老挝</h3> <h3>紧张、艰苦的施工开始了,由副连长刘步宏负责,率邻我们一部分干部战士到外面山上伐树、砍竹。修工事,盖房子要用大量的树木,竹子辟开后编成房子的围墙,我们湖北老乡有张聪如、高权民、胡金桥、杨咏桥、黄自民、章宝安、肖新华、肖显权等。肖显权是汽车司机,同时还要参加伐树砍竹。伐树砍竹既危险又费力气,一棵树,有的重达几百斤,人少了,没力气,根本搬不上汽车,况且要靠抬,扛到汽车停放的地方,只要是用几个人抬的大树,扛大头的一定是张聪如、胡金桥、黄自民、高权民几个大力士,重活脏活他们一马当先,由于天气热,衣服总是湿透了,待干后衣服上还留下一片盐渍。<br></h3> <h3>张聪如、黄自明、李云峰、何四如</h3><div>章保安、张三毛、肖新华(由左至右)</div> <h3>我记得在一次抬树时,由于树太重,张聪如、胡金桥被树砸中腰部,形成了今天的永久性的腰肌劳损,荆棘,划破了手脸;骄阳,晒黑了皮肤。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后悔,因为他们有国际主义战士的胸怀;中国军人的情操。他们有对老挝人民、祖国人民无比的爱;对美帝主义无比的恨。再苦再累也觉甜。每当返回驻地的途中,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西哈努克亲王曲谱的歌——《怀念中国》。“啊!敬爱的中国,我的心没有变,他永远把你怀念……”!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亲人的眷念。迸发出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能力;燃烧起以苦为乐、以共为荣的激情。<br></h3> <h3>肖显传于老挝莫沃山</h3> <h3>我们的武器,雷达只有架设在山顶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探测范围,那就要修一条路到山顶,虽说短短二三百米路,它却是那么的艰难,战友们的汗水真可谓浇湿了山石,战友的鲜血,染红了阵地,我清楚的记得。雷达掩体即将完工时,可能是因为兴奋吧!河北籍战友聂桃罗一不小心,铁锹重重的戳在了我们湖北战友杨咏桥的额头上,顿时,血流如注,满脸、满身都是鲜血,战友们赶紧把他抬上汽车,送团卫生队,到现在额头上还留下了一道永久的疤痕。白天,我们要完成紧张的施工,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执勤,有天晚上十一点,天空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同山东籍战友冯殿宝站岗,远处传来“哐铛”“哐铛”的声音,渐渐地愈来愈近,一会声音大了,大得犹如万马奔腾,我们知道这是老挝人民的“水牛阵”,老挝人民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br></h3> <h3>何四如(左)肖新华(右)</h3> <h3>为防止单个的水牛被老虎、豹子吃掉,他们将木板挂在水牛的脖子下面,走路时脚膝盖正好踢在木板上,发出“哐铛”的声音,而水牛又喜欢群体活动,几十头上百头一起,老虎、豹子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哐铛”声渐渐远去,山林又恢复沉静,偶而“蛐蛐”、“蝈蝈”叫上几声,突然,我们隐约听见有脚步声,难道是敌特?声音越来越近,动静越来越大,不对,不是一两个人,冯殿宝和我同时大喊“口令”。说时迟、那时快,我们的冲锋枪几乎同时打开了保险。只听“嗷嗷”的咆哮声,震撼山林,啊,我们又遇上老虎群。“呯呯呯”、“叭叭叭”,我们两梭子弹已打出,向先遣队其它战友报警。枪声一响,营房马上人声鼎沸,灯火一遍,干部战士赶到山脚看到我们安然无恙便放了心。原来这些老虎是尾随水牛而来,估计是寻找掉队的水牛吃,路过这里。还好,只不过是一场虚惊。一个月后,我们迎来了我们的主力连,雷达车、油机车在战友们前拉后推下,依次进入阵地掩体,战友们兴高采烈入驻营房,我们先遣队的神圣使命,光荣的任务也宣告完成。一个月时间,我们皮肤晒黑了,有的战友因长时间休息不好,劳累病倒了,但我们感到的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为有这样的任务而骄傲!为有这样的战友而自豪!这时我开始领悟到这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中国军队不论何时,永远都是热爱世界和平,维护地区安全,敢于担当的钢铁长城;中国军人不论何地始终是忠于军旗,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民族精英。请为我们这支精悍的先遣队放歌,向这支不计名、不计利的先遣队员们敬礼!<br></h3> <h3> 后 记</h3><div> 一九七一年八月,我很幸运的从独立雷达营的一连(北京通县)唯一一个新兵抽调到三连,配属当时高炮十一师(驻包头)执行援老抗美的轮战任务。从接到命令开始,经过近三个月的政治学习(思想教育),业务训练(军事培训)。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底,我又有幸成为援老抗美先遣队队员,首先入寮,顺利平安的完成了先遣乃至二年多的援老任务。先遣队的战斗生活,虽说过去四十多年,但是历历在目,先遣队的战友们那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永远”镶嵌”在我的脑海中。故特写先遣队的生活片段来追忆一起战斗、共同生活的战友们。一九七五年三月,我复员退伍回到地方,考入师范后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由于时隔久远,不足、不实之处,望其他战友补正,茶余饭后作七律一首。 </div><div> 寻找过去话战事, </div><div> 重温往事追记忆。 </div><div> 鄂豫皖鲁好儿男, </div><div> 齐心协力揍美帝。 </div><div> 四十年前真神气, </div><div> 高炮雷达入寮地。 </div><div> 莫沃山上电波传, </div><div> 湄公河畔创“奇迹”。</div><div> 李世阶 </div><div> 2015年7月15日</div><h3><br></h3> <h3>   江 海 云 指 导 员 点 评</h3><div><br></div><div>新华及四如,世阶,白良:</div><div> 四片大作近两天我是在用眼看,用脑想,用心读,真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莫沃山上战友情,四十五年永难忘。 回忆录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情节真实,让我久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对黄指的遗作我还要另行拜读。</div> <h3><font color="#010101">十一、惊魂的一刻 ——我在莫沃山体验战斗经过一次难忘的记忆……贾雪生 那是1972年 入寮作战进入旱季的 某一天,振奋人心击落美F-111战机一次实战的亲身体验,在我深深的记忆中难以忘记。 那天清晨五点钟左右,我连雷达突然捕捉到敌机目标。我正在连指挥室值班,记录员刘瑞合很快将操纵员报出的第一点雷达情报及时记录,我当即把情报发送到师部。随后,一等战备拉响,我俩并连续不断的配合着上报敌情,200公里、150公里、100公里……就这样他记录一点,我传递一点,连续不断的向炮师指挥所传递着空中敌情。这时侯报务班长王红灯、记录班长冯光法及时赶到,接替我俩的操作,继续向炮师指挥所传递敌机入侵我防区的空中情报。炮师根据我连掌握的空中敌情,全师上下进入一级战备。根据我连传递的远方情报,当敌机进入三十二团防区时,及时引导炮瞄雷达同步掌握敌机入侵的动向。当敌机进我防空区域飞入我高炮部队有效射程时,在我雷达阵地不远的山脚下,高炮三十二团七连当即开炮!在我连远方情报的引导下,在炮瞄雷达的追踪下,在高炮十一师指挥员的指令下,高炮连近距离地锁定了敌机目标,高炮七连100炮顿时轰轰的一个齐放,炮弹在空中爆炸,十分钟左右结束战斗。当时,空中敌情在离32团火力圈范围内不远处消失。战斗结果啥样我们都不得而知。几天后上级领导才告诉我们,是一架美国最先进的F-111型战机,被我高炮部队击落后,掉在湄公河彼岸大山深处。后来在当时的新华社官方报刊《参考消息》上刊登了寮国革命军击落美F-111战机的全文,并附有照片。 报纸上是这样说的,“某年月日老挝军民在上寮地区击落了一架美国的F-111新式战机”,由于保密的需要,并没有说明是中国部队击落的。同时美侦察机U-2和S-71加大了我入寮作战部队防区的侦察力度。并散发传单,传单上印有飞机和人员的照片,因都是外文(英文),我们都看不懂,只能看传单上的照片猜测。通过炮团友谊股懂外文的翻泽注释,后来得知,由炮师32团7连打掉的是美F-111尾翼能伸缩快速航行的新式战机,而且找到残骸传递信息者重赏。可见,当时美国空军对此战机的保密性能是何等重要。由于那天是我当班,传递雷达情报及时,并及时敲响一等警报,全连领导按分工现场指挥、一号班上机接替传递空中情报及时,我也认真互动配合,上级给我记了三等功。这是我有生以来在老挝对空作战所经历的一次实地配合作战的亲身体验,至使我永生难忘。 入寮后,我和白良、 四如、新华先后轮换到炮师师部指挥所值班,在师部全封闭地下指挥室里我们每天从雷达荧光屏上看到掌握的情况是,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基本上整天都在我们防务区周围盘旋飞行,每次都是一到两架B-52型轰炸机,前后左右由F-4型战斗机伴飞。但是,他们知道地面有我们炮兵的防空口径100 炮和口径75 双管三七高炮都在怒视着他们,他们从来不敢越过雷池半步,一旦越过就有千里眼雷达和炮瞄雷达跟踪难以返回。有时候敌方也放射出电子干扰,雷达荧光屏上一片雪花。但是,炮师参战部队和雷达站也有对策,周边每个山头都放有地监哨,他们用先进的望远镜在天空监视着空中敌情,不停地向师指挥所传来敌机的动向。 在寮国期间,美帝国主义一刻也没有忘掉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出动一到两次U-2和SR-71型高空侦察机在我们阵地头顶上飞过,听说他们每次飞行的高度都在10000公尺以上,(超出了我防区100炮在10000公尺的射程范围),对地面拍照70公尺宽。而我们的100火炮只能在射程10000公尺以内,对 美高 空侦察机只能是望而兴叹。听到高空侦察机来的声音我们只有躲到大树下,仰望着敌侦察机不断的对我防区骚扰。有一天,S-71侦察机突然来了一个腑冲降低高度,我高炮部队立即开火,但一个假雷,敌侦察机S-71跑到九宵云外,由于瞬间高度的变换,这时的高炮在射程外是难以奏效的。 当时,我们雷达连被部署在湄公河畔的莫沃山上,在湄公河畔交战的敌占区只有40几公里,离琅勃琅邦机场只有一百公里左右。要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敌人早把我们给吃掉了,那个年代美国信息化也是落后的,后来与美休战谈判,签订停战协议后,印度支那战斗结束。我们全连荣立集体三等功胜利撤回祖国。 所以,入寮参战的两年,给我人生留下难忘的烙印,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荣誉。我将不忘初心,永葆青春时节,展姿老有所为,留下往日尘封数年我所经历的一段历史,发挥我心余光,把这段回忆奉献给战友们! 2018年6月12日</font></h3> <h3>十二、忆往昔峥嵘岁月……张聪如</h3> <h3>张聪如(左)、余云武(右)在老挝莫沃山战地留影</h3> <h3>  往事越干年,弹指一辉间。往事永远是种荣耀,常在梦中萦绕。深觉自已应当给后世留点什么。战友们都在写入伍、入寮回忆录,激起了我对往事的追忆。但又难以提笔,因深感水平有限,唯恐难以尽情达意。现在尽管年事浩浩,却无多少内容多少质量,平平淡淡一事无成虚度一生。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出过国,打过仗。虽没经过枪林弹雨,但经受过炮火连天的战斗景观;虽没漂洋过海,但上过天(乘机累计28小时),乘游轮近海旅游。可以说是踏遍千山万水,看过千姿百态,吃过千辛万苦。经历过人生困难生活,也享受过现代豪华,一生中也有过瞬间辉煌。回首往事,虽没业绩,但为人做事,我问心无愧,生活的质朴与态度的真诚让我自觉做人,清清白白,坦坦荡荡。<br></h3><div> 写下青春时代语,白发苍苍忆少年。</div><div> 我出生于五一年孟秋,没读初中,但上过“农中”。“种过地,做过工,参加过三线建没”。可以说是二汽建设创始参与者。一九七零底,我和战友们同一天同车皮参军入伍,隶属北京军区空军独立雷达营,驻天津静海唐官屯机场(西场)。我被分配到二连,任四四零雷达操纵员。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学习和严格军事训练,一九七一年五月一号就到机场(东场)调度指挥室单独值班,我和黄金顶(六八年兵,上海人)两人一同调到机场,上下午轮流值班。开始值班时有点紧张,因和首长们在一起,觉得不自在,顾虑多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好了,三个月圆满完成了机场值班任务,并且得到机场指挥室首长的嘉奖。鉴于值班任务完成较好,加平时学习刻苦,工作积极主动等,于一九七一年八月在二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记得我的入党介绍人是二连指导员鲁纪荣,排长王景春,班长黄金顶。八月十三日,连长蔡国均和我一同到营部,营长郭振宏、政委刘文治找我作入党谈话,宣布从即日起属中共正式党员。并同时宣布调令,调我到三连学习锻炼,执行毛主席签发的“五四”轮战命令,援老抗美,配合高炮十一师出国作战。一九七一年八月底,我们雷达三连集结于包头市(十一师防空区域)韩庆坝。战前练兵、编队、集结、准备军列行军,走三线西线铁路秘密开赴战场。</div> <h3>  战友们在写这段回忆录时,从集结到出发,从军列行军到摩托行军,从出国时的激情到准备慷慨赴死的豪言壮语,从先遣队先开辟战场到大部队进入阵地,以迅速架设雷达到昼夜轮流值班,从击落T―28到F―111新式战斗机等等,战友们写了不少,再写就是重复,我认为没有必要重复。这些体面一点的、辉煌的、荣耀的,战友们写了一部分,但我想在战场负面的和与老挝百姓那感人的故事也不能丢,写出来算是经验积累的教训和展示一个出国部队的情怀。出国时,有的人也曾产生过贪生怕死的念头,也曾经产生过枪炮走火,走火伤人的事。在执行作战任务的过程中,也曾发生过误打美蒋运输机,误打空飘灯等。我仅此回忆我所亲历的误打空飘灯一事和中老友谊两则真实感人的故事。</h3><div> 1972年11月28日下午,我和陈裕龙(1970年兵,上海人)、刘军祥(1971年兵,河北灵寿人)为一个战勤组。我是组长,我们二排为二号雷达(513雷达)两个班,四个战勤组。同一排一号雷达昼夜24小时为二等战备状态轮流值班警戒。那天下午四点,从地物回波中突然发现一疑似目标,方位120度、距离62公里,属孟洪防区范围。近距离地物回波特别严重,干扰强度三,目标时隐时现,非常缓慢,近距离掌握情报确实感到困难。加之我们技术水平低,分析和识辨能力差,心情十分紧张,唯恐漏掉重要情报,所以把疑似目标误判为一架大型机,抢报了第一点。随后又连续测报,在地物回波中使用最大回波法,暗线法寻找测定目标。炮师收到情况立即命令所属部队进入一等战备状态。这时排长陈开文(六八年兵,安徽宿州大店人),班长王开林(六九年兵,山东蒙忻东三庄人),同时上机来了。他们观察分析也认为是一架大型机。排长陈开文说:“别紧张,继续测报”。连长张固荣在连指挥室指挥三比一跟踪搜索,连续测报。炮师炮瞄雷达也判断为一架大型机。这时十一师指挥所已下达准备射击的命令。随即炮师三十一团、三十二团相继开炮。其它警戒部队也开了火,高射机枪连也全部开了火。刹那间,万炮齐鸣,整个防区炮火连天,枪声炮声震撼山谷,天空一片通红。目标击落,最后找到残骸时令人大吃一惊,击落的不是一架大型机,竞是用金属纸糊成的特大空飘灯。是老挝人民过灯节,供人观赏的特大灯笼。这次误打空飘灯,损失严重,且不说其它武器,仅100炮弹就发射了一万多枚(据说当时一发炮弹相当一两黄金价)。事后,总参、昆明军区派出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总结时,空十军田付军长大发雷霆,并破口大骂:“(他娘的),你们十一师就是骄傲自满,盲目开炮,瞎打仗,乱打仗,想抢功,过枪瘾,高射机枪什么也没看到也开火”。这次,大部分干部战士都受到严厉批评,我们雷达站也受到通报批评。我和连长张固荣如实地给调查组汇报,从发现疑似目标第一点到目标消失,从怀疑、犹豫、紧张,到抢报第一点,从圆周搜索到三比一跟踪搜索,来龙去脉全过程详细说明。连长拿出记录和图标并主动承担责任,愿接受处罚。调查组当时就说,你们五号站掌握远方情报,一直较好。近距离地物回波复杂,干扰强度大,加之对老挝风俗习惯不够了解。要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在地物回波和干扰中的识别能力。这次误打空飘灯没有给连队和个人任何处分,这是上级首长对我们五号站的宽容和关爱。 </div><div> 中老友谊,鱼水情深。 </div><div> 一九七二年秋,是我终身难忘的二件事:一是“给老挝百姓看病”也算是我亲历过的一件事,是中老友谊的像征,我想以我亲见的事实在此文叙述一下过程,以再现磋砣岁月中,中老友谊情深那感人而又真实的故事。“莫沃山”是我们五号雷达站坚守的阵地,在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座百十户人家的村庄。因亚热带的地理环境,村庄里,老挝百姓都是用圆木、竹扁、矛草搭建的吊楼作为居屋。七十年代初,在眉公河北岸的老挝人民,基本上都过着原始和半原始刀耕火种的生活,没有家具、电器,没有碗筷,用兰竹筒子煮饭,又不会种菜,用砍刀造出一遍山地在山坡上种稻谷,完全靠雨季天收谷粮。在老挝不分一年四季,而是分雨季和旱季,昼夜温差大,中午气温高达40度,夜晚气温降到冰点,寒气逼人,夜间站岗都得穿上棉战大衣。老百姓大多数是真正的无产者,在中国“称无产阶级”,无医生治病,疟疾、痢疾病流行,死亡率高。参战部队规定,干部战士每周服一次防疟预防药,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与百姓面交。这年秋天,我们驻地“莫沃山”山下村庄里有一重病老人,他们派人到“莫沃山”山上来求治,我们山上五号雷达站只配有一名卫生员,只能医治一些常见病“大病都送出国部队野战医院医治”,两国语言又不相通,通过手势和表情与百姓勾通。领会百姓来意后,为加深中老情谊,人民军队应体现在“服务”二字上,连队当即派卫生员王银合(70年兵,河南林县人)战友下山,由江海云副指导员带队,并派我和杨咏桥(71年兵,湖北孝感人)、刘瑞合(71年兵,河北灵寿人)四人护送。按战时规定,白天应五人以上全副武装才能外出营地,副指导员腰挎一支手枪,我扛一支冲锋枪,杨咏桥、刘瑞合各扛一支步枪,子弹上堂只关保险,随时警惕不测敌情,我们沉着前行,不失中国军人形象,以国际主义战士的威武之士、和平之士、友谊之士展示在老挝人民百姓面前。我们主动做手势打招呼,同时用学来不成熟的老语“萨害”(是同志、老乡的意思)打招呼,也不知道他们听懂没有,百姓说的什么,我们根本无法听懂他们的语言。卫生员王银合给老人看过病后,并给老人打了一针疟疾配伍针,给了点口服药,做了吃药的手势方法,事后药到病除。过了几日,百姓又来“莫沃山”我们的营地,树着大母指(意思是说卫生员是神医),并感激不尽。 </div><div> 第二件事是老挝的百姓“拾金不味”的精神深印在我的脑海中。老挝人信奉佛教,勤劳善良,甜淳朴实,没有小偷,不随便拿人东西。我们雷达站司务长赵全成(陕西人),他的一块上海手表掉了,被老挝老百姓捡到后,亲自送到“莫沃山”我们五号雷达站,他们举着手表做着手势(意思是说这块表是中国部队的),并交给了赵全成司务长,那种中老友谊感激的心情难以表达。这是我在入寮参战时在“莫沃山”体现中老友谊、中国部队与老挝人民鱼水情深、使我记忆最深的二件事。</div><div> 通过这平平常常的二件事,我们雷达站与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炮师派电影组来连队放电影,我们就接老百姓来山上和干部战士一起观看。他们把我们雷达站的干部战士当亲人,我们就为他们传播防病治病的知识,帮助村民百姓做好卫生。老挝因缺食盐(听说只有一座盐矿一天只产二十斤盐,老百姓根本就吃不上盐),当地百姓经常来我们营地要点食盐带回家中。女人不吃,她们说留给男人吃干活有劲。他们爱憎分明,有一次在雷达阵地山顶上自建的球场放电影,请了山下的老百姓“萨害”(同志或老乡)、“西里马”(看电影),先放的是纪录片《尼克松访华》。看后,他们互相交头接耳,好象对美国人有很深的敌意,对美帝国主义侵犯他们的领土本来就非常憎恨。但他们不懂外交,不懂政治,只知道美国人可恨。尼克松访华,通过大国外交,改善了大国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1973年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与美国签定了停战协议。从此,老挝人民从硝烟战火纷飞的的年代转入重建家园安宁的生活之中。停战后的一九七三年,这一年我们仍坚守阵地,再没有敌侦察机的日夜侵扰,也没有敌机入侵防区,我们既提高警惕,又过平常战地生话,年底我们整装待发,听令随时回到祖国怀胞。</div> <h3>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底,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入寮作战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出国这两年,我们为支援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执行援老抗美国际主义任务中,我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不论是敌机狂轰滥炸,敌特袭扰,还是烈日当头,暴雨和洪水的袭击,我们顽强战斗,勇往直前,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多少个日日夜夜,战斗在湄公河畔;多少场风风雨雨守卫在崇山峻岭。是我们连长张固荣所说,没有功劳有苦劳。这次出国作战我个人虽没立功,但也曾受到营、连多次嘉奖。安全地回归祖国的怀胞。回味往事确也感到自豪。临近古稀之年,无须细品个中滋味,平平淡淡叙过去,快快乐乐渡晚年。祝战友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h3><h3> 2018年5月20日</h3> <h3>十三、难 忘 莫 沃 山…… 许敬盛</h3><div> 《莫沃之恋》回忆录,他凝聚着三连干部、战士的心血与汗水!在印支战火纷飞的的年代,我随三连一起进入老挝战场“莫沃山”战地的两年,那是与美交战、寮右派胶着、敌特出没、野兽横行极其艰苦复杂环境下,经历着一场真枪实弹的战争考验,那难忘的“莫沃山”更激起我对战事的追忆。</div><div> 那是一九七一年九月至十月,是三连在内蒙包头韩庆坝战前练兵、在云南昆明步校战前教育动员,预先做好赴寮参战的一切准备,为执行毛泽东主席签发的轮战命令,开赴“援老抗美”前线。一九七一年十一月至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是我们在老挝“莫沃山”目睹美机入侵经历非凡战事的两年,时至今日,已过去了47年,近半个世纪。往事常念在心中,魂牵梦绕,回想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心情总是难以平静,让我感慨不已。</div><div> 一九七一年九月,我随连长张固荣、指导员黄润成、副连长刘步宏、副指导员江海云为首的雷达独立营三连出征老挝,执行毛主席签发的出国轮战任务,全连共66名(1973年初部队在战地招兵若干名,新老交替,连队兵员有增减。)干部战士,随空军高炮十一师,并以中国筑路工程队的名义去老挝,维护老挝的社会安全和中国援老人员的安全。我们连队主要是给高炮十一师提供远距离雷达情报任务,由于两次击落敌机,战果辉煌,连队获得了集体三等功一次,部分干部和战士也获得了三等功和嘉奖,全连人员无伤忘。一九七三年十一月,连队经过两年多的作战冼礼,同炮师奉命载誉回国,为祖国、为人民军队争了光,为老挝人民做出了贡献。</div><div> 传说:老挝三件宝,蚂蝗、蚂蚁、飞机草,我们三连去老挝作战的阵地设在老挝茂密树林覆盖着的莫沃山上,但去往莫沃山没有路,于是,连队先组建了先遣队,砍树修路;修筑工事、佈设雷达;阵地选址、组织通讯;平整地形,修造营房及娱乐场地。全连干部战士不管环境怎么艰苦,蚂蝗横行,个个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很快修好了雷达、通讯、住房、仓库、食堂及娱乐活动场地。空余时间,同志们还开荒种菜,下山拉水等。施工中荆棘划破了手和脸,骄阳晒黑了皮肤,同志们没有怨言,没有后悔,只因同志们的心中,有国际主义战士的胸怀,有对老挝人民和祖国人民无比的爱,对美帝国主义的恨而并发出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以苦为甜的激情。</div><div> 时间到了一九七二年的雨季,(老挝一年分为两季,雨季和旱季)。我连一号雷达发现东北方位有一目标很快进入炮师高炮佈阵火力圈,连首长快速报告了上级指挥所,上级指挥员令我连进入一等战备,并将雷达发现的空中敌情要求不间断的上报。并引导炮师的炮瞄雷达跟踪了目标,炮师根据雷达传递的空中情报,下令高炮射击,瞬间,该目标在雷达荧光屏上消失,通过认定,目标击落。击落的目标为美F-111型可变翼战机。从而维护了老挝人民的安全,保障了我筑路工程人员的生命安全,捍卫了国威,捍卫了军威,此战我连被上级机关批准荣立集体三等功,部分参战人员荣获战功三等功一次,全连无任何人员伤亡。</div><div>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因与美停战协议签定,印支国际形势缓和,老挝战场硝烟停止。连队完成外援使命,奉命同炮师撤离老挝回国。在出国作战的两年多时间,全连人员没有发生任何事故,胜利的完成了出国作战任务。</div><div>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四十七年已过去,莫沃山的岁月一桩桩,一件件励志往事仿佛在眼前。莫沃山的木棉树向我们招手,援老抗美的战友们,你们何日再来莫沃山啊!</div><div> 今天,我们分别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家庭担负着相同的责任,就是看护着第三代和保护着自已。战友们,我们在部队是好兵,回到地方是先进、是模范,隔三差五和战友们聚会在一起,喝小酒,回忆往事,共叙战友情。岁月不饶人,我们年岁已高,但青春常在;虽不见人间真谛,壮心犹在,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颐养天年。愿战友们常忆你我,回望往事,激励前行,永葆革命军人本色。 </div><h3> 2018年6月22日</h3> <h3><font color="#010101">十四、赴寮参战感悟……王 成 豪</font></h3> <h3>  我是1968年3月响应党的号召应征入伍,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雷达部队,历任操纵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86年转业分配到安徽省总工会机关,先后任党委秘书、人事处主任科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职;至2009年12月正式退休。使我难忘的是,部队熔炉历练半生,尤其是入寮参战两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感悟。<br></h3><div> 1971年7月,我所在的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奉命随高炮十一师秘密进驻老挝孟洪县执行援外轮战任务。在出国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雷达三连开赴到老挝“莫沃山”前线。虽隐居在四面环山的原始森林之中,而对自然环境十分艰苦,酷热闷湿,蚂蚁成群、干蝗遍地、蚂蜂丁咬、蚊虫作恶,生活单调,几乎与外界隔绝等十分恶劣的条件下。由于连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全连指战员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和世界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用援外轮战16条纪律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自觉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一致,永不懈怠,为击落美国T一28和F一11新式战斗机,提供了快速准确的雷达情报,受到炮师指挥所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全连荣立战功!连队和我(曾任排长)所在的操纵一排荣立三等功,我个人也荣获三等功,出色的完成两年出国轮战任务。</div><div> 赴寮出国轮战虽两年有余,这在人生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但值得怀念和思虑。作为那时的每一位参战人员,已从当年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现迈入中老年期,尤其退休后,我始终难以忘怀,仿佛当时情景沥沥在目,思绪万千,兴奋感慨。</div><div> 一是:深化了对军人职责的理解。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必须义旡反顾、不折不扣履行军人职责。组织授予出国参战,这不仅是对我们的考验和锻炼,更重要的是信任。只有无条件服从,扎扎实实履行职责,才能真正让组织放心。</div><div> 二是深化了对军人岗位的理解。部队无论什么岗位,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任何岗位都是备战打仗的需要。军人只有胸装大局,立足本职,苦练、巧练、实练、精练岗位技能,并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才能够做一位合格军人。</div><div> 三是深化了对奉献精神的理解。奉献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合格军人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心为党和人民利益着想,勇于吃亏,乐于奉献。尤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应该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民才能真正看到军队的希望,国家的未来。</div><div> 2018年3月11日</div> <h3>十五、英雄的连队.铿锵的足迹</h3><div> ――追忆连史.赴寮作战随想</div><div> 江 海 云</div> <h3>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全国人民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大喜大庆的日子里,我们南堡五连首届战友联谊会,在风景如画美丽的厦门胜利召开了,在这个灯火辉煌,充满着欢声笑语的会议大厅,久别重逢的战友们欢聚一堂,忆往事,叙友情,此时此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战友们,我们分别得太久太久了,在过去的岁月里,在每个战友的心中,有过多少思念,多少期盼,多少次梦里走进军营,多少次心中呼唤战友,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么渴望相逢,渴望再会,渴望再次重温我们的过去。 <br></h3> <h3> 今天,我们终于见面了,我们握手了,我们拥抱了,我们哭了,我们笑了,几十年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战友间的怀念之情,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此次联谊会筹备组全体成员,向由天南地北远道而来的国内战友,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归来的美国战友,特邀战友和军嫂姐妹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为筹备和举办此次联谊会付出大量、繁琐、细致、辛勤工作的东道主何东方和黄啟光、肖新华等战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为本次联谊会提供资金赞助的黄啟光战友和助人为乐的潘桂林战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向为创建南堡五连战友群做出非凡努力和贡献的黄万光、潘小青、郭玉文三位发起人送上我最热烈的掌声!对因故未能参加本次联谊会的战友们,我们深表理解,并向他们送去最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h3><div> 战友们,今天四十周年的战友联谊会是自二零一七年四月十八日创建南堡五连战友群后在八月份首先由黄啟光战友提议并迅速得到全国各地战友们积极回应共同发出倡议,由何东方、肖新华战友精心组织和具体策划,起草了战友联谊会方案,成立了南堡五连厦门战友联谊会筹备委员会,由支文彦、江海云、崔全保、何东方、黄啟光、肖新华、刘锦基、黄万光、朱国庆、纪风林十人组成,在崔全保会长的领导下,经过所有筹备委员会成员的辛勤工作,并在全体战友的积极支持下,才有了今天的大聚会大团圆。</div><div> 战友们,四十年前我们都还是一群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热血男儿,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和抱负,我们放下书包、穿上军装、来到军营,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我们这辈子都感到无尚的光荣和骄傲。</div><div> 战友们,我们南堡五连是有着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和兄弟连队相比,有他特有的内涵。一是奉命出国作战,执行过抗美援老的光荣任务,经历了特殊战争和特殊战场生与死的考验的连队。二是经过了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的惊魂时刻,经历了特大自然灾害生与死考验的连队。三是赴河北青龙县都山筑路架桥,开山炸石,打眼放炮,经历了危险困苦考验的连队。</div><div> 战友们,让我们的记忆回到那军歌嘹亮的军营,重温那难忘的年代,回望那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我们忘不了,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曾经战斗过的异国他乡,当地有句彦语,老挝有三宝,蚂蚁、蚂蝗、飞机草,在及其恶劣的山地和丛林中,我们披荆斩棘、逢山开路,深挖洞、广积粮,架雷达,建营房,修操场,种菜养猪,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建立起抗美援老坚强的战斗保垒。在这期间,我们学会了生存、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坚持。</div> <h3>  战友们,我们忘不了,老挝“莫沃山”的上空敌机轰鸣,地上 敌特和野兽不断骚扰,连队一等战备的警报声和“一号班”奉命上机的跑步声,构成了我们连队独特的音乐歌符。那时,一次次的战斗警报,一阵阵的跑步声,八百余天的艰难岁月,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拼博,学会了战斗。 </h3><div> 战友们,我们忘不了,由于我们连队提供的情报,两次击落敌机的特大喜迅,全连战友欣喜若狂,举杯同庆、彻夜难眠,欢呼声跳跃声响彻山谷。战友们长期坚持在深山密林,以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战斗岗位的百倍警惕,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无愧于人民的军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称号,深得高炮十一师领导的好评,连队和操纵一排及七位战友分别荣记三等功。</div> <h3>  战友们,我们忘不了,在震惊中外的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大地震中,驻扎在渤海边上的南堡五连,距唐山震中仅几十公里,全连战友又一次面对危险和死亡的考验,防海啸,抗余震,夜以继日,众志成城,全连战友谨记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并以此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我们全连战友扎圆木,铺床板、搭帐蓬,夜宿在营房外的操场上,仰望星空,浮想联翩,生死之交,风雨同舟,渡过了难以忘怀的数十个不眠之夜。</h3><div> 战友们,我们忘不了,在震后交通和通迅全部中断的危困时日,房屋裂纹地面开裂,我们报务班的战友,头戴耳机,手握键盘,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中仍然坚守在自已的战斗岗位上,上报震情,接听上级各项指示和情报。炊事班的战友们同样不忘使命,时值酷暑盛夏,高大的烟囱多处裂缝,随时有倒塌的可能,但他们仍然不惧危险,挥刀舞铲,汗流浹背,保证了我们全连一日三餐的伙食供应。战友们,地震没有吓倒我们,相反,战友情在地震生与死的考验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div><div> 战友们,我们忘不了,一九七七年后的南堡五连,十里海滩挖蛤蜊,百亩水面捕鱼忙的欢乐时光。海水涨潮时全连搞训练,海水退潮后下海挖蛤蜊,清晨出发,黄昏归来,一担担色彩斑斓的小蛤蜊,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小鲜鱼,和战友们晚霞映衬下的笑脸,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那火热的劳动场面、丰硕的劳动成果把我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军营就是我们的家,此情此景至今还映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div><div>  战友们,四十年岁月匆匆而过,回顾那段青春岁月,是那么的亲切,难忘,至今历历在目。这是一段永恒的记忆,也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四十年后的相聚,有太多的感慨。岁月的年轮爬上眉梢,我们已白发苍苍。如果说四十年前的我们是娇艳的嫩枝与美丽花朵,那么,现在的我们是挺拔的树干和累累的硕果。如果说四十年前的我们幼稚并意气风发,那么,现在的我们已成熟且淡定豁达。这些对我们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有几经历练的成熟与稳重,有感悟人生后的平谈与豪放!</div><div> 战友们,如今我们虽然脱下军装离开了军营,但我们永远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兵,几十年来,工作和生活在天南地北的战友们军魂犹在,初衷不改,我们迈着退伍军人成熟的步伐,带着梦想,带着期盼走向社会,经历了风风雨雨,经过了沟沟坎坎,在不同岗位上不同环境中,以军人敢于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正视一切猎取强胜的独特气质,为祖国为社会为家庭做出了应有贡献,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开创新的业绩,谱写新的篇章,充分展现了我们这一代老兵的精神风貌。战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重逢聚会,是亲如兄弟般友情的碰撞,是坚如磐石般战友情谊的升华。让我们在这重逢的短短时间里,不分高低,不攀比,坦诚相待,真心面对,更多的说说心里话。倾情交谈,共诉衷肠,互帮互助,传递真情。一日战友,终身兄弟,人生有战友,到老手牵手,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div> <h3>  战友们,短暂的相聚、永久的友谊,让我们的友谊之船杨帆起航,友谊之树四季常青,我真心希望星火相传接力温暖,把我们魂牵梦萦的战友之情传承到我们的下一代。最后衷心祝福战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祝愿这次联谊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h3><div><br></div><div> 2017年10月20日于厦门</div><div><br></div><div><br></div><div> 肖 新 华 感 言</div><div> 江海云指导员:晚上好!</div><div> 再次重温玲听了您在厦门战友联谊会上的发言(致词)。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我们所亲历的五连(老三连)的光辉足迹,几个不能忘,阐述得是那样的全面典雅!方寸得体!情节真实!过程实在。念我们回味无穷,像是在今天或是昨天,如影随从,历历在目。五连(三连)所走过的这段历史,仍鼓舞着我们不忘初心,人老树志,永攀高峰!各尽所能,励志兴邦!愿我们老战友们一起同行,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尽享来之不意、苦尽甘来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的老龄生活有慈有味!永保青春气息!</div><div> 2017年10月28日</div> <h3><font color="#010101">十六、部队情. 战友情. 一世情 ――和平年代转战南北、走向“莫沃”战事的追忆……刘步宏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 2017年12月8日真是一个好日子,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我的手机微信里出现了肖新华加我为好友,接着又被拉进了雷达独立营战友群。40多年过去了,我又“回到”连队——北京军区空军雷达独立营三连。与诸多战友见面,受到礼遇和隆重的欢迎!当他们与我通话,叫我老连长时,熟悉的称呼,象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常讲“人活着总有见面的机会”微信平台帮我们创造了机会,圆了我会友的梦。本人当兵22年,南征北战,流血流汗,先后参加了抗美援越(2次)、抗美援老、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四次大的战斗。在和平年代我能参加这些战事,历练人生,回想起来不是苦不是累,而是一种骄傲、一种自豪,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捍卫了祖国每一寸领土。对部队那份情,永远铸在骨子里,驻在灵魂深处。雷厉风行、吃苦耐劳,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军人作风影响了我一生的工作与生活。 三连赴寮(老挝)作战已快半个世纪了,时间流逝的太快,由于通讯不发达与战友们分别的已经太久太久。当兵时频繁调动,接触的人比较多,有的已认不出、叫不上名字,请原谅一个老兵的记忆衰退。但1971年8月到1973年12月赴寮作战八百多天,与战友们同甘共苦,经历的战斗岁月时常浮现在眼前,与战友结下的那份情永远铭记在心。</font></h3> <h3>  十日从来九风雨,一生数去几沧桑。</h3><div> 我生于1946年6月,1964年从泰兴蒋华中学应征入伍。18岁的我稚气未脱,个头较矮(后来到部队长成了1.78米的大个子)。当时我报名参军的想法极其简单,叔叔是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我要继承叔叔的遗志保家卫国,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另一原因,当年的家庭生活实在太苦,妈妈、奶奶又相继去世,家中没有妈妈、奶奶的照顾,失去了温暖。想到部队有衣穿、有饭吃、有人管,就瞒着父亲、哥哥还有不懂事的妹妹,报名参军了。当我穿上军装把脱下的衣服送回家时,父亲、哥哥才知道。第二天我就乘上了北上的列车,到了山东文登新兵训练基地,当时招的是空军飞行员,我身体条件都合格了,但由于政审没有通过未能成行。招兵人问我是否愿意当文化兵,我说行,从此就与雷达结缘一直干到退伍、退休。新兵训练结束后,我就被送到了陕西宝鸡岐山县雷达训练基地学习雷达原理知识,继而又有幸被武汉雷达学院定为第一批学员。那时我是初中毕业生,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是文化水平较高的了,由于成绩优异被分配到北京。听到能分配到北京当兵别提多高兴了,到了北京后分到了北京雷达16团大兴县榆垡镇三连。三连是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战斗力强的部队,肩负着机动雷达连队的任务,经常练习雷达拆装过硬本领,随时准备接受调动,所以抗美援越,抗美援老都选中了我们三连官兵。</div><div> 在榆垡三连战斗了近十载,三连连长范长祥培养了我从一个战士成长为基层连队的干部。一九六四年8月5日东南亚战争爆发,美机对越南狂轰滥炸,胡志明主席请求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支援越南,抗击美国。我66年3月接到团长、参谋长指令,从三连抽调了我一个雷达操作骨干,和华东地区,广州军区各一人补充到广西宁明六团11连。出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当时部队执行轮战政策,到越南是分批进入的。在出国前,连队先安排我到中越边界友谊关军工站帮忙,任务就是担开水,给每天傍晚即将出国的炮兵师送开水。三月份广西凭祥市是旱季,亚热带气候,我穿着汗衫,头顶骄阳,每天来来回回担开水真是又热又累,可心里满是对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友们的崇敬之意,临行前让他们感到祖国的温暖,在祖国吃好最后一顿饭,军用水壶灌满最后一壶祖国的水。一个月后,我们雷达11连,随高炮7师也光荣迈过友谊关第一次奔赴越南,抗美援越。1967年8月至1968年6月榆垡三连奉命协同高炮师出国去越南,我又第二次走出了国门,援越抗美。</div><div> 雷达兵是炮兵的千里眼,为炮兵提供远程警报。在越南我多次看到美机进犯我方阵地,雷达显示屏上有时回波有十三、四公里宽,几十架飞机编队整齐、气势汹汹,千里眼时刻跟踪敌情,一旦进入炮师火力范围,立即地动山摇,打的敌机四处逃窜。为了逃命,这些飞机胡乱把炸弹一扔就赶紧逃离,这些炸弹有的落在水里炸起了十几米高的水柱,冒起白烟,有的落在田地里炸起了滚滚黑烟、黄烟。有些飞机为了加速逃命,赶紧把副油箱从飞机上抛下,这些都成了我们的战利品。被击落跳伞的美军飞行员随身都携带有红布条投降书,上面用汉语和多国语言写着“我是美国人把我送到有人的地方,我会谢谢你”。由于我们连队在越南情报提供准确,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这段抗美援越的历史也是三连的光荣历史。</div><div>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营长和张固荣连长奉命带领三连赴内蒙古备战拉练,到内蒙古当天没有帐篷,零下30几度我和战友们合衣,盖着薄被,一起挤在冰天雪地里。在内蒙古备战训练时对部队的要求,几个月睡觉都没有脱外衣,每天和衣而睡,实行备战“着装假眠”,随时做好战斗准备。1971年8月至1973年12月我们雷达独立营三连随高炮11师奉命赴寮作战,抗美援老八百多天。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又接到命令到云南参加自卫反击战,这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多了一分牵挂,但还是毅然决然服从命令,奔赴云南前线,后任职云南雷达兵32团技术处主任。直到云南老山、者阴山战斗结束。1985年转业。南征北战22个春秋, 22年风雨,最美好的青春,最芳华的岁月,留在了部队,献给了军旅生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祖国需要我到哪里我就战斗到哪里,为祖国献身,为国际主义献身,无怨无悔。</div> <h3>1、血书一封 重上前线</h3><div> 历史翻到1971年11月,68名血气方刚的中国军人走出国门,共同奋战在老挝莫沃山一个地图上也难以找到,参与了一场历史教科书上也难查到的“战争”抗美援老。</div><div> 当时本人经常外出执行任务,饥饱不定得了胃病,饿也疼,饱也疼,疼得餐前我用桌边顶,医疗队下连队为我检查身体发现病情要我住院治疗,诊断为重度十二指肠溃疡,在天津空军医院住院一个多月,这时接到黄润成指导员的来信,部队要准备上前线。那个纯情的年代,纯洁的军人,当兵就是保卫祖国的安宁,保卫世界和平。连队能接到命令,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老挝抗击美帝,是祖国对我们的信任,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铸就了我们军人不怕苦,不怕死的高贵品质。我立马热血沸腾,毫不犹豫用鲜血写了一封请战书。正好参谋长也在医院住院,经过参谋长指示和三连支部同意我立刻返回部队回到三连,和全连的干部战士共同投入到各项战斗准备工作之中。从参战思想教育,到作战装备准备就绪后。九月初我们告别了北空雷达独立营驻地,全连官兵满装,乘火车先到内蒙,与同到老挝的炮师集结。而后乘坐军用专列火车,浩浩荡荡来到昆明。再往南没了火车,只能靠摩托化行军,道路路况很差,沿途山路经常蜿蜒在悬涯峭壁上,经过六天的昼夜行军,终于到了滇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div> <h3>2 、加入师先遣队</h3><div> 到达滇南中老边界勐腊县后,我接到命令代表三连加入炮兵师先遣队,先行出关,寻找阵地(为后续主力部队寻找合适的工作场地)。先遣队由战情处长和师副参谋长带队。开始并不顺利,战情处长把路带错到了勐洪方向,一下多走了100多公里山路,受到师参谋长的严厉批评。经过这次教训,每天晚上我们把手中的五万分之一地图认真仔细地反复研究,地图上有山的标高,有便道指示,有水流方向。山沟、山峰、等高线全经过细致观察,以免重蹈覆辙。由于时间紧迫,要求先遣队千米以上的高山一天爬一座,千米以下的一天爬两座。爬老挝的原始森林可不是游山玩水,到处沟壑纵横,杂草丛生。有一种草叫飞机草,相传是日本人用飞机撒下的种子,目的是看哪里能长出来的地方就能种值橡胶树,这种飞机草如同小竹杆,一人多高,枝叉乱生,让我们的行进异常困难。更讨厌的是杂草和树叶上蚂蝗。这个敌人比美国人的飞机更可恶。抗日时期中国远征军四万多人进入缅甸胡康河谷,出来不到一万,大部分丧命于此物,加上红蚂蚁20分钟就能将人变成一具骸骨。蚂蝗长约2、3寸,嗅觉灵敏,无处不在。感到有人经过时就从树上掉下来,最爱吸附在人的腿和屁股上。虽然我们裹的严严实实,外面还抹了肥皂和清凉油,但无济于事,这玩意儿童叟无欺,从师参谋长到普通士兵无一幸免,裤子上经常血迹斑斑,我的腿也多次被盯过,由于湿毒很重,盯过的地方过敏起水泡,而后流脓腐烂。直到1974年12月结婚时,我小腿上还裹着纱布,小腿肉溃烂后在南京军区总院看过几次,用药水清洗,才逐渐好转,至今双腿一吹冷风就会过敏起水泡,也算是莫沃山恶劣环境的一种记忆吧。山下水草地比较多,里面密布大大小小的蛇洞,不论有毒没毒,令人不寒而栗。走过草地开始上山进入原始森林,这里野牛比人多,还有野象,我们就顺着它们开辟的野道行进,野牛是老虎的食物,所以这条道也是老虎的巡食之道,不时可以看到老虎吃剩的新鲜牛骨头。我们全副武装,带着砍刀,冲锋枪,手枪。结伴用竹杆弄出声响,打草惊蛇、敲山震虎,所幸大老虎没有遇见,但有一次天色将晚,在坐车返回宿营地时,冷不丁从不远处突然窜出一只“大猫”,我还在纳闷这猫好大,驶过才发现是一只小老虎。听说真正的山大王一般在山顶活动。</div><div> 过了半山腰,这里主要生长杂树和毛竹,大部份毛竹都有四五十公分粗,遮天蔽日,这时候必须用砍刀做记号,砍树皮,插羽毛,否则感觉到处都是下山的路,一不小心就走到悬崖峭壁,到时候又没有向导,即使有老乡语言又不通,所以每隔10米都要做标记。快到山顶我们会休息一会儿,补充能量吃点压缩饼干和罐头,喝点开水,休息一会儿开始往山顶上爬。目标是长大树的地方,这是先遣队的经验:山多高树多高水就有多高。山顶上有大树,部队就有了水源,就能生活,而且爬上大树可以进行很好的地形观察。这时候山路变得更加困难,山顶上几乎全是成千上万年形成的风化石,非常锋利,白中带黑,我们每个人都被山顶上的风化石戳穿过解放鞋。经过先遣队二十多天的努力, 终于在1号路终点向右湄公河旁,莫沃山上找到了合适阵地,最后经过师指挥部确定命名为5号雷达站,我们就在这里战斗生活了两年多。</div> <h3>3、战地技术保障</h3><div> 阵地确定后,在连长张固荣、指导员黄润成、副指导员江海云的带领下,全连齐装满员开赴老挝战场。雷达在拆装千里的行军过程中,我们对雷达、油机、电台等进行分工,做到定人、定位、定内容。行军路上有人检查,架设中步步到位,在老挝共开机近万小时无故障。做到了雷达随时能开动,电台随时能联络得上,情报查的准送的出。</div><div> 连队的主要装备是两部513警戒雷达,四部油机,通讯使用的是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台。我是副连长,各种装备的维修保养任务主要由我落实到每一个人,我带领技术人员为主,装备骨干为辅组成了维修班子。雷达从到达莫沃山后,就开始每天24小时倒班作战,这就要求维修班子做到:1、想到,用脑子想效果;2、看到,用眼睛看实物电路,结合实物找问题;3、手到,有问题及时排除故障。我们的经验是把想到、看到、手到的方法贯彻到常年的装备保养中。平时以班为单位,对装备的状况进行登记,每月以排为单位进行交接并由连队组织检查验收,确保装备不带故障工作。另外我们认真研究老挝战场的自然环境。针对旱季和雨季采用不同保养手段,旱季要求用湿拖把,抹布打扫擦拭机器,减少扬尘的影响。雨季问题多一点,要求用干拖把,抹布,并做好备份材料零件的测试;相隔一段时间,备件都要上机调换使用,确保零件完好状态。开机中要求技工必须跟班操作,认真做好记录,摸透装备工作状态,比如讲雷达发射器的机械部分,如阴条线,栅条线的位置在发射机何处,要做得到心中有数。当发射机有故障时,一步到位及时解决问题,使发射机保持最佳状态。对雷达伺服传动和柴油发电机部分,培养每个人“摸、听”的本领,听声音识状态,摸机器感受细微振动变化。这些过硬本领,靠的是战士们平时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一句话:兵听党的话,装备听我们的话。在赴寮作战两年多的时间,两部雷达轮换开机近万小时,年度考核雷达故障率在千分之三以下,大大超过千分之五的标准。为炮群提供了优质情报,较好的完成了雷达情报传递任务。</div><div>4、迎战敌情,战绩辉煌。</div><div> 在战时,雷达兵参战的特点,就是驻守山头,铁甲开进,操纵天线,发现目标,快速传递,不间断的跟进,傲守兰天,为对空作战提供快准连的截击目标和空中敌情,为捍卫所辖领空而战。 </div><div> 1972年二月二十日、三月七日是美机入侵我防区的二个时间点。当5号雷达阵地的上空响起了急促的一等战备铃声,告诉我们有情况连队要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当时我正在连队指挥所当班,立即拉响警报,以战斗姿态和一号班的战友跑步前进,经过步步高山坡路到达阵地,迅速分别进入指挥室、雷达阵地513雷达工作间投入战斗。我沉着冷静的指挥着两部雷达协同工作。三连一排长王成豪亲自操作,雷达操纵员一号手高权民随屏跟进,当示波管A显B显的屏幕上呈现0.8:1信号时,就是敌机信号还没有杂波明显时,雷达显示敌机大概在240公里处时,果断命令一号操纵员报出数据,记录员用心记录,报务员一号班何四如接棒杨足淸,他们相互配合,快准连同步向师指挥所抢报了第一点空中情报,不间断的向师指挥所报告空中敌情。</div><div> 就在美机将要入侵我防区之时,军令如山倒,不时传来师指挥所适时指挥的口令和索要雷达情报的连续性。我及时的传达着师指挥所的命令,指挥操纵员跟综跟紧目标,指挥2号手操纵雷达天线反转,天线在30度角度范围来回扇扫搜索寻找目标。我们双眼紧盯屏幕,仔细观察各种仪器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时车厢内只有指挥员的指令声,操纵员熟练操纵雷达情报声,我们连续不断的向师指挥所上报敌机动态,为炮师提供了准确的敌机位置。师指挥所综合各点的情报锁定目标,集中炮师对空火力,将敌机彻底击落。</div><div> 在击落T一28超低空飞行、F一111中高空快速入侵我防区两架敌机,由于我连抢报了第一点空中情报,为师指挥所最早提供了敌机入侵方位、距离和高度,为高炮准确击落敌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保护了老挝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我方在老挝筑路工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了炮师指挥所的高度赞扬。这两次战斗,上级对我的评价是:“在二月二十日战斗中是指挥点之一,他传达命令快,正确精操两部雷达,在无线不间断的传递空中情报的过程中,为起到双重的雷达情报速传到位,即用有线通信诸之。在三月七日战斗进入战备后,他能在雷达车中组织领导,协同号手操作成绩明显。”这是南京档案馆我个人尘封了四十几年的个人档案资料,足以見证三连在抗美援老参战打下美机的光荣历史。</div><div>5、后勤保障持久作战</div><h3> 我作为副连长,除日常配合连长指导员工作,还要花较多时间用在后勤管理上。在老挝,连队生活吃的用的,主要是由国内运来的。部队从昆明收购来的活猪,然后用卡车运到连队,一次一个连10多头,一路颠簸吹风,猪运到连队后,经常感冒生病不吃东西,体质较弱,而且容易受到山中野兽的侵袭,必须为猪搭好猪圈,我们用树棍上下左右排成井字型,大约1.5米高,再用铁丝扎紧绑结实,就这样我们还经常看到猪身上被野兽用爪子透过空隙抓的道道血印,幸好猪圈够牢固,保证了圈养的安全。养猪要有猪饲料,我们因地制宜学习当地人到山上砍野芭蕉杆喂猪。一般选择在向阳45度的山坡上,这里生长的芭蕉树水分含量高,营养丰富,一刀下去水直滴,大一点的一根有200多斤重,无法直接扛到山下,我们就相互接力,上面的人连推带滑传给下面的人。我清楚记得黄友林(总政治部主任黄玉昆的儿子)没有特殊,他和我们一样挥汗如雨,也分不清是芭蕉叶上的水还是汗水。最终送到山下汽车上,运回连队。</h3> <h3> 我们的粮食和副食品也是从国内运来的,一次几十吨供部队半年食用,这些粮食都要妥善保管,我们学习兄弟连队经验,搭起了高脚楼。这些高脚楼是悬空的,四周的墙就是篱笆,房顶就用油毛毡覆盖。为防老鼠偷食,我们用罐头盒剪成刺状,把高脚楼的木柱子围了起来订在上面,抹上黄油。战士们真聪明,这样一来老鼠就无法爬上去了。为防老鼠我们还养了猫,猫也是粮食的保卫者,在仓库周围巡逻。猫和人类一样当母猫生了一个小猫后,当起了猫妈,都说母爱是伟大的,这时母猫捉老鼠最积极,仓库是最安全的。她把捉到的老鼠,先送给小猫玩,给小猫练本领,小猫玩够了母猫再把老鼠的头咬下,肉送给小猫吃。这场景亲眼所见难以忘却。到连队山上的路,旱季是路,雨季有的地方冲成了水沟,影响车辆通行,我们就用树棍排起来自制木桥,树杆水泡久了变滑,汽车行驶在上面方向盘会跑偏,桥窄不好调整,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愚公移山,大家把汽车用木棍再杠回去,山林中大家开心地一声齐吼,劲往一处使,泰山也挡不住我们。</h3> <h3>  在老挝,我们吃的是国内运来的蛋黄粉,吃不到新鲜鸡蛋,为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我们异想天开用灯泡孵小鸡,没有经验灯泡度数太大,最后都成了烤鸡蛋。莫沃山两年,战士们远离祖国,远离亲人,时间久了感觉很寂寞,为了丰富活跃连队的业余生活,我带领大家建篮球场。因为援越抗美时,由于准备不足,我们只能把苹果框底部卸掉当篮框使。这次出国有了经验,在国内我们就准备好了铁篮框带到了老挝,业余时间战士们打打篮球,搞搞比赛,很是热闹。那时我们都很年轻,朝气蓬勃充满活力,遇到困难,遇到难事时,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想方设法解决,乐观向上,苦中找乐,苦中求荣。</h3> <h3> 莫沃山上郁郁葱葱到处都是毛竹,战士们心灵手巧,就地取材,闲暇时编出了精美的竹扇,上面还编出了“抗美援老、1971-1973的字样”,至今我家还珍藏,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真是片片扇竹艺,赴寮友情藏。莫沃山上两年的艰苦生活,我们三连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八个大字。</h3><h3><br></h3> <h3> 1973年11月历时二年多,我们三连圆满完成任务,一个不拉,满员凯旋回国。全连荣立集体三等功,包括我在内17人同时荣立个人三等功。</h3> <h3>  1974年初,黄指导员和我一起调到了北京通县机场雷达独立营一连,黄润成任指导员,我任连长,我们两人互相配合工作了四年多,很好地完成了雷达航管各项任务。张固荣连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失联,虽多方打探,但再也没有寻找回来,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h3><div> 黄润成指导员不愧为我们的带头人。2007年他最先撰写这段尘封已久的光荣历史,没有人能比黄指导员更全面清楚地了解三连赴寮参战的前前后后,感谢黄指导员,他的遗作唤醒了三连干部战士的热情,大家继续完善了那段历史的诸多细节,回忆起了更多的莫沃山之恋。让我们的后代记住:他们的前辈,当过兵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军人。他们不为已,不为名,不为利,一心只为中国和世界和平,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次接到肖新华战友传来的信息,看到大家撰写的莫沃山之恋,也帮我回忆了更多的往事,补充了这些事情,因时间太长,难免有不实之处,如果涉及原则问题,请战友们指出。</div><h3> 2018年2月11日(春节前夕)于南京</h3> <h3>十七、战友留言</h3><h3>1、肖新华战友给刘步宏连长《部队情. 战友情. 一世情 》的感言。</h3><h3>蒋鸿英军嫂: </h3><h3> 見微信,发来的贴子,知悉刘步宏连长的“参战”回忆录已大功告成,为《莫沃之恋》又增添了一段尘封历史细节完美的追忆,可喜可贺!这要感谢刘连长的详尽的记忆、撰写;军嫂的参谋点缀;和你们全家的辛勤努力。为回忆录创作你们辛苦了!<br></h3><h3> 回忆录撰写,战友情深,完美展现;文笔流畅,思路清析;层次清楚,内容丰富;过程真实,细节感人;还源于历史。实为我们老战友们详尽的留下了“战地”追忆的全过程。也为子孙留下了一段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你们全家辛勤的创作点赞!</h3><h3> 2018年2月26日<br></h3><h3><br></h3><h3>2、军旅同学宋建国战友为《莫沃之恋》回忆录的感言。</h3><h3>肖邢:<br></h3><h3> 刚刚看了你的老连长刘步宏同志所写的《部队情,战友情,一世情――和平年代转战南北,走向“莫沃”战事的追忆》回忆录和你及所有老同学、老战友们所写的赴寮参战的回忆录文章与感言,很是感动和敬佩。 你们回忆录中的参战经历和感人事迹,犹如一幕幕画卷和影像,全景般地展现在眼际和复印在脑海中。你们赴寮参战,忠诚地发扬了光荣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忠实地履行了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展示了中国军人不惧牺牲,不畏艰苦,威镇敌胆,敢打必胜的伟大壮举。我为你们功臣三连的勇士们所取得的功劳和作出的贡献点赞!也为你们雷达三连全体官兵结下的部队情,战友情和一世情点赞!同时,也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你们雷达三连的英雄壮举,不仅是你们三连历代官兵的荣耀和自豪,也是全军将士们的荣耀和骄傲!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军队英勇顽强,不可战胜的伟大光芒。</h3><h3> 回首过去,我们无愧于党和军队的培养及人民的哺育。无悔的战火青春,谱写了光荣的芳华篇章。我们感恩于党和军队及人民的培育,我们将不忘初心,在美好的晚年生活中,继续保持光荣本色、并教育好子女,继承和发扬好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不仅是我的读后感,也是我敬献给你和刘步宏老连长及你的战友们的肺腑心声,顺祝你们阖家幸福,快乐安康!</h3><h3> 2018年3月3日 <br></h3><h3> </h3><h3>3、原北空雷达六团朱道友付团长对《莫沃之恋》雷达连赴寮参战回忆录的点评: 《莫沃之恋》回忆录,从头到尾我已看完,真是一篇难得的忆文,弄得很细,文字照片并存,历史性资料性很强,真实性充分,非常珍贵,它充分体现了三连(五连)在雷达部队的功绩和历史,原来我只了解的一点点,只知道南堡三连(五连)出国轮战过,不知道具体情况,原来三连(五连)是个了不起的连队,回忆录中我也认识不少战友,原来是三连(五连)出来的。不错,很好,难得你们是个有心人,部队生活难忘,用文字,照片记载永存!值得一读! 2018年7月2日</h3><h3><br></h3><h3>4、北京军区空军曾广富副司令员(原空六军军长)夫人徐同联主任的留言。</h3><h3>《莫沃之恋》回忆录由空六军网站付根利站长在军网转载后,原空六军曾广富军长夫人徐同联主任为《莫沃之恋》回忆录——雷达三连赴寮(老挝)参战的留言: 向雷达三连的所有战友致敬!你们都是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好战士。祝你们健康快乐幸福!谢谢付根利站长。应该提倡战友们多写一些过去作战、训练的感人故事。 2018年8月16日</h3><h3><br></h3><h3>5、原雷达三十三团政治处干部后调航空兵17师50团吴波清政委留言: 向援老抗美屡建战功的英雄雷达三连致敬! 向雷达三连英勇无畏赴寮作战的战友致敬! 因为这样的国际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 因为这样的坚韧不拨与克难奋進意志, 因为这样的无私无畏与勇于牺牲品格, 战胜美帝、亚州和平、祖国强盛、人民安宁! 中国——世界——人类——将永远铭记你们! 2018年8月21日</h3> <h3>十八、《莫沃之恋》读后感……空司雷达兵部战勤处长(研究员)郑 敏</h3><h3> 《莫沃之恋》由我原部队技术处主任刘步宏同志先后发来两版(早期版和新版本),因此,我完整读了两遍。作为雷达兵的后来者,同时作为一个在雷达兵服役近40年的老兵,我深受教育和感动,感慨万千。这些天,我把《莫沃之恋》还发给原空司雷达兵部机关的一些领导和同志,他们看后与我同感。</h3><h3> 我们都一致感到:你们是空军雷达兵最优秀的连队。在那个年代,你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勇敢跨出国门。你们在异国他乡陌生复杂的战场环境,在极端困苦的生存条件,冒着被美军轰炸的危险下,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精心勘选修建雷达阵地,严密组织对空警戒侦察等作战行动。在2年多的作战中,全连官兵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克服了无数艰难困苦,始终保持了高度的战备警惕和高昂的士气斗志,表现出了坚定的政治信仰、高超的军政和专业素质、顽强的战斗作风;保障高炮11师击落美军战机(F-111、T-28)2架,取得了两战两捷的战果,出色地完成了“抗美援老”作战任务,连队、雷达操纵一排及多名官兵立功受奖,为祖国争了光,为雷达兵争了光,你们是全体雷达兵的骄傲,是最优秀的雷达兵。 你们全员齐装凯旋回国,但你们的经历极不平凡,即使是在雷达装备很先进、各项保障很有力的今天,若再派雷达分队到类似区域执行相似的任务,也未必做的比你们好、比你们强。在亚热带山岳雨林地区组织部队机动行军、勘选修建阵地难度很大;同时你们面对的对手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是具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军;B-52、F-4等在你们防区周边虎视眈眈,每天头顶都有U-2、RS-71侦察机高空侦察骚扰,还时常施放电子干扰,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实施预警行动更不容易。F-111是当时美军最新的可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你们不仅及时发现并保障击落了这架偷袭飞机,同时对后来的T-28低空侦察机,同样及时发现并击落,说明你们高度警惕、战力强悍。你们还发现并保障击落了一具空飘灯,这从另一面也说明了你们警惕性高,探测发现能力强。假设那2架飞机(F-111、T-28)没被及时发现直至击落,后果将不堪设想,或许筑路队被炸…或许炮阵地被炸…或许雷达站被炸。历史虽不会改变,但胜利并不轻松,存亡只在瞬间(前三批,我防空部队共与美军作战90多次,击落美机30多架,击伤20多架,我军牺牲260多人,代价高昂)。 在你们连队聚集着一大批雷达兵优秀分子。四位连干部(黄润成、张固荣、刘步宏、江海云)都是最杰出最优秀的雷达兵连队军政指挥员,他们政治坚定、业务精湛,执行命令坚决、胸怀整体大局、关心体贴战士、处处模范带头。尤其是黄润成指导员,可以说“文武双全”。在参战全过程始终把握住了连队整体和完成作战任务的中心大局,工作特别深入细致,排、班、组人人状况清楚;军、政、装、后门门业务明白;出国动员教育、战前练兵、各项准备做的很扎实;部队铁路输送、公路行军、先遣队勘选修建阵地、开赴老挝战场、展开作战值勤等行动严密组织、精心实施;开展的生死观、爱国主义、杀敌立功、防止松懈麻痹、尊爱老挝人民等战场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贴切生动、卓有成效,保证了全连官兵思想稳定、士气高昂;落实战场伪装、防护、保密、安全、群众关系各项纪律制度严格,确保了全过程部队安全;他经常带病带伤坚持工作,模范作用好;关心战士,关爱老挝村民,创造了出国作战的军民鱼水情。在晚年岁月,因连长在地震中牺牲,他自觉挑起了撰写雷达连出国作战历史回忆的重任,并发动和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撰写,直到临终。表现出他对国家、军队、特别是对雷达兵事业的高度负责和无限忠诚,也表现出这位老雷达兵的奉献精神和高尚情怀,为后人和雷达兵发展留下宝贵经验遗产。 还有副连长刘步宏同志,我很早就知道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实干型领导,而且参战经历非凡,共五次战。第一次参战是1966 年3月—1966年12月,他作为空军抽调的雷达操纵骨干,加强广空雷达6团11连,配属高炮7师参加“抗美援越” 出国作战。连队部署在北江附近宋化阵地,担负河内以北至谅山地区防空作战任务。在越南他从雷达上和亲眼看到了美机从十几架到几十架编队机群气势汹汹来轰炸越北地区,特别是轰炸沿线铁路公路大桥等的情景,自己和战友们一起奋不顾身地投入到抗击战斗之中,充分见识和体验了在中越军民英勇抗击下,美机被击落,或随意丢弃炸弹、副油箱,仓皇逃窜的场面,真是炮火连天、地动山摇、遍地爆炸起火。第二次参战是1967年8月—1968年6月,在榆垡连,仍是配属高炮7师出国轮战,连队先后在越南东部沿海重镇海防市2个阵地部署, 担负海防前沿及首都东大门的防空作战任务,与第一次一样英勇抗击了美军的狂轰烂炸。到老挝是他第三次出国参战,当时他正患重度十二指肠溃疡在天津住院,当听到连队即将出征的消息后,他写下血书请战,获得上级批准参战。第四次参战是对越自卫还击战,1978年12月—1979年3月,他毅然报名参加,作为空军骨干加强到云南前线的雷达32团. 第五次参战是1984年4月—1985年8月,担任雷达32团技术处主任职务,参加了收复老山、者阴山战役。此外,1969年初,为防止珍宝岛冲突扩大,我军向中苏边境前线实施了紧急战备部署。刘步宏所在连队随北京军区陆军30团应急机动部署到中蒙边境一线苏尼特右旗塞汗塔拉的反修牧场,那一年冬天特别寒冷,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大家迎风斗雪,晚上在野外半地下帐篷里和衣而睡,艰苦值守了一年。 1971年11月出征老挝,刘步宏同志首先临危受命参加炮师先遣队,负责勘选修建雷达阵地。他和江海云同志一道带领连先遣分队官兵,披荆斩棘,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爬高山,穿越原始森林,克服六害(蚂蝗、蚂蚁、飞机草、野兽、蚊蛇、特工),开山修路,勘选并修建出无名山、莫沃山2处合格的雷达阵地,因地制宜修建防御工事、营舍等战场设施,为全连开进和雷达展开部署创造了条件。 在老挝作战的两年中,他对自己分管的装备、后勤工作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装备保障方面,能根据雷达工作环境特点和长期作战要求,组织技工和操纵员刻苦研学雷达原理,紧密联系实际保障,采取预防性维护保养和针对性修理结合,同时认真搞好器材储备和消耗补充,在2年2部雷达各连续工作9000多小时强度下,杜绝了兵器临战故障,取得了故障率低于千分之三的好成绩。在后勤保障方面,能从依托国内供应保障的实际出发,开动脑筋、想办法研究出了粮油菜运输储存、活猪存养、防鼠、防霉烂等措施,非常实用;带领大家在水沟开荒种菜、养猪等生产自给活动;制作安装篮球架,组织文体活动,确保全连官兵在老挝战场能吃饱、可口、身体健康。在保障击落敌机的两次战斗中,他身为当班指挥员,反应迅速,处置正确,果断上报了来袭空情并拉响了一等警报。在一号班就位后,能快速协助连长正确指挥处置,指挥雷达精准操控和兵器保障,为保障击落敌机创造了条件。荣立了三等功。</h3><h3> 在和平年代里,一个军人先后五次参战,在全军中都极为罕见,非常不容易,真可谓“有战必出、敢打必胜”。刘步宏同志这种“有战必出、敢打必胜”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传承,也正是当今强军建设所倡导的精神。</h3><h3> 《莫沃之恋》内容丰富、真实、生动、全面,是一部雷达兵“抗美援老”分队出国作战历史的回顾与记载,此前未见谁写,它可丰富空军雷达兵出国作战史料,教育新一代雷达兵,并为今后雷达兵出国作战或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宝贵经验和借鉴。其主要出国作战行动的内容可补充进空军雷达兵大事记。 二0一八年八月五日于北京 郑敏简历:1979年考入空军雷达学院,1981年分配到云南雷达32团,先在11连、8连任技师,1983年调团技术处帮助工作,同年底起历任二连副连长、连长,五连连长,团司令部雷情二号站长,参加了收复老山、者阴山战役,荣立三等功。1991年调入空司雷达兵部,历任参谋、技勤处长、战勤处长、研究员。</h3> <h3>十九、给北空雷达独立营老三连赴寮参战全体指战员的一封信……崔全保</h3><div><br></div><div>江政指、刘连长、肖台长及三连的战友们:</div><div> 获悉你们用心血编辑的三连《莫沃之恋》回忆录即将印刷成册,看了你们的回忆录,仿佛看见了老三连的战友们赴寮抗美的一幕幕精彩画面展现在眼前,很受感动,且受益非浅。对你们编辑《莫沃之恋》回忆录的辛勤付出深表敬佩,向你们致敬!</div><h3> 三连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英雄连队,我虽然未能出国参战,但在三连凯旋回国驻扎玉田后,我有幸到该连任职,也是我的荣幸和自豪。在此,我预祝《莫沃之恋》回忆录印刷成册,孝感战友会举办成功!并祝愿三连的各位战友身体健康长寿,家庭幸福美满!</h3><div><br></div><div> 崔 全 保 </div><h3> 2018年5月30日</h3> <h3 >  二十、寄语《莫沃之恋》回忆录首发式暨战友会……陈善明</h3><h3 >尊敬的诸位老首长;亲爱的战友们; 可敬可爱的军属们:您们好!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充满喜悦和丰收的季节里,欣悉老战友们相聚华中湖北孝感。在雷达独立营老三连出国作战《莫沃之恋》回忆录即将问世之际 ,做为独立营一员、远度重洋在异国他乡的我,心情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在这尊严而神圣的时刻,请接受在大洋彼岸的我,向出席本次活动的战友们,送上我最衷心祝愿和崇高的敬意!并通过您们,向所有因诸多原因不便、不能参加聚会的战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预祝《莫沃之恋》回忆录首发式暨战友会圆满成功! 忆往昔,少年从戎,壮怀激烈,一腔热血苦守孤山报国志; 看今朝,白发相聚,风华不减,闲庭信步畅游故里抒豪情。 领导们、战友们:不管你在部队曾任何职或者是普通一兵,也不管如今你是高官商贾、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曾经拥有共同的经历;我们都是从“老三连、独立营(雷达六团)”走出来的兄弟。所以,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战友! 永远难忘的“老挝、越南、天津三地啊,那是我们为祖国奉献青春和生命的地方;是我们为神圣事业默默耕耘,甘当无名英雄的地方;是我们理想升华的处女地;那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级台阶都浸透着我们青春的汗水和热血!那是一段艰苦而又幸福的时光;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年华、最美的记忆! 投身从军生涯是我们一生骄傲所在。时至今日穿越时空,回味那汗水与泪水交加的火红年代,呈现出一代热血男儿可歌可泣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仍震撼着我们每一位战友。每当战友聚会,思绪万千难忘当年。四十余载,耳畔时常回荡战友们的南腔北调亲切话语。军营铁纪律的烙印始终铭记着战友情谊,军旅生涯值得我们欣慰一生一世。 时光流逝我们都迈入花甲年华。九十年代初,我们福州籍的二十多位战友复员后,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告别了生养过的故乡,远涉重洋,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弹指一挥间,又一个30多年过去了,我们身在异国他乡,但心系祖国,情系桑梓。退休后,我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现任美国福建同乡会常务副主席,经常参加社团活动,为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牵线搭桥,在为华裔争取公平权益的同时,也为祖国家乡建设出钱出力、造福桑梓。并经常和旅美战友一起,认真贯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新时代和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中国梦,而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 我们虽然旅居在异国他乡,心中却始终惦记着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此,我要感谢当年的军旅生涯,秉承着人民子弟兵爱拼会赢、艰苦奋斗的精神,造就了今天的我有着不错的成绩;我还要感谢筹备这次聚会的领导和战友们,您们辛苦了;说不完道不尽的战友情,期待着我们久别重逢时的喜悦。最后热烈祝贺《莫沃之恋》回忆录问世顺利出版!衷心祝愿战友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老首长、老战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顺颂秋祺 旅美战友:陈善明 8-30-2018 </h3><h3 ><br ></br></h3> <h3>二十一、赴寮参战老兵、雷达独立营战友及军嫂忆赴寮作战诗词集选</h3> <h3>    </h3><div> 雷达六团五连《厦门》战友聚会有感 </div><div> (作于湖北孝感) </div><div><br></div><div>战友相聚,心潮澎湃。夜不能寐,辗转反复。情不自禁,提笔欲止。几番思量,再度握毫。写点心语,以表情怀。追忆往昔,作为纪念。</div><div><br></div><div> 悠悠岁月半世纪,从军情景常梦起。 </div><div><br></div><div> 战友情深胜弟兄,天南海北军魂系。 </div><div> 榆垡玉田南堡聚,两度出国创奇迹。 </div><div> 赴越去寮立战功,英雄连队谁能比。 </div><div><br></div><div> 唐山救灾再雄起,诸多战友成大器。 </div><div><br></div><div> 后浪掀起巨人浪,不用鞭策自奋蹄。 </div><div><br></div><div> 厦门相聚皆欢喜,多年未见相拥泣。 </div><div><br></div><div> 畅叙别后思念情,不尽情思多珍惜。 </div><div> 往事如烟夕阳西,首长战友奔古稀。 </div><div><br></div><div> 晚年尽享天伦乐,祝君健康是唯一。 </div><div><br></div><div> 万事看开不在意,少管心宽和为宜。 </div><div><br></div><div> 军人旗帜高高举,来年再会可朌期。</div><div><br></div><div> 2017年10月18日</div><div> 作者:何四如</div><h3><br></h3><h3> 莫 沃 恋<br></h3><div> (一)</div><div>借寮国之竹,</div><div>编康乐之扇;</div><div>片片扇竹艺,</div><div>赴寮友情藏。</div><div><br></div><div>红木折叠櫈,</div><div>莫沃情难忘;</div><div>忆老挝战事,</div><div>汇战友情长。</div><div> 友情作</div><div> 2018.1.17</div><div><br></div><div> 莫 沃 恋</div><div> (二)</div><div>四眼解放鞋,</div><div>进山需打皂;</div><div>蚁蝗拦路虎,</div><div>时时要提防。</div><div><br></div><div>铁脚踢树干,</div><div>蚂蜂逞猖狂;</div><div>环境练铁骨,</div><div>意志坚如钢。</div><div> 友情作</div><div>2018.1.18日</div><div><br></div><div> 莫 沃 恋</div><div> (三)</div><div>美帝在支那,</div><div>天天犯我营;</div><div>S 71假雷打,</div><div>U~2顶空盘。</div><div><br></div><div>我站高山营,</div><div>雷达情报传;</div><div>敌机入侵犯,</div><div>100 高炮挡。</div><div> 友情作</div><div> 2018.1.18</div><div><br></div><div>注:莫沃恋:(一)、(二)、(三)为忆1971.11――1973.11两年战地生活,江海云、刘步宏、李白良、何四如、肖新华友情而作。</div><div><br></div><div>《英姿雷达兵》</div><div>食品卫生保障好,</div><div>洞么洞拐现目标。</div><div>油机轰鸣作动力,</div><div>记录滴嗒传捷报。</div><div>江海云、何四如</div><div> 友情作</div><div>2018年1月21日</div><div><br></div><div><br></div><div>《莫沃新春颂》</div><div> 江 海 云</div><div>莫沃山上春意浓,</div><div>雷达天线转悠悠,</div><div>电波发射千万里,</div><div>情报传递快准连。</div><div><br></div><div>莫沃山上春意浓,</div><div>满山绿海郁葱葱。</div><div>遥忆寮国揍美帝,</div><div>官兵高唱凯歌颂。</div><div> 2018.1.18日</div><div><br></div><div> 注:以上二首小作是江海云指导员对七三年在莫沃山连队召开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回忆而作。</div><div><br></div><div>《赞入寮战事》</div><div><br></div><div>穷山恶境莫沃山,</div><div>日晒风吹夜不宁;</div><div><br></div><div>兵称老挝三件宝,</div><div>蚂蚁蚂蝗飞机草;</div><div><br></div><div>蚂蝗沾身血淋淋,</div><div>蚂蚁入体不畄情;</div><div><br></div><div>荊棘众生飞机草,</div><div>五站入驻原始林;</div><div><br></div><div>赴寮参战打美机,</div><div>高奏战歌凱旋归。</div><div><br></div><div> 军嫂:方文华作</div><div> 2018年1月18日</div><div><br></div><div><br></div><div>《赞入寮参战战友》</div><div><br></div><div> 投笔从戎进军营,</div><div> 政教温暖军训严。</div><div><br></div><div> 祖国需要军令下,</div><div> 整装束带莫沃行。</div><div><br></div><div> 数年历尽艰与险,</div><div> 国际情怀励我神。</div><div><br></div><div> 社会和谐遂其愿,</div><div> 不忘初心续新篇。</div><div><br></div><div> 作者:杨春桥</div><div> 2018年5月6日</div><div><br></div><div> 七律 颂战友</div><div> 肖胜华</div><div> 人老情衷论古今,</div><div> 凯旋四十五年前。</div><div> 湄公河畔风雷动,</div><div> 莫沃山藏特务连。</div><div> 抗美赴寮流血汗,</div><div> 维和报国献忠贤。</div><div> 功勋卓著铭青史,</div><div> 勿忘初心看大千。</div><div> 作于:</div><div> 2018年5月8日</div><div><br></div><div> 《 山之恋》</div><div><br></div><div> 莫沃山上雷达连,</div><div> 隐姓埋名四十年。</div><div><br></div><div> 惊天动地群山守,</div><div> 战史尘封半世纪。</div><div><br></div><div> 山是魂魄竹見证,</div><div> 军魂尤在傲山顶。</div><div><br></div><div> 回望昔日莫沃山,</div><div> 战士芳花满乾坤。</div><div><br></div><div> 军嫂:蒋鸿英作</div><div> 2018年5月8日</div><div><br></div><div> 时光巳逝情难忘</div><div>——献给赴寮参战的战友们:</div><div>《“莫沃恋”感言》</div><div> 莫沃之恋撼肺腑,</div><div> 生死友情扣心弦;</div><div> 两载青春斗美帝,</div><div> 赴寮抗美留青史;</div><div> 自古英雄谁无泪,</div><div> 热血报国展雄威;</div><div> 留得史册启后人,</div><div> 英雄壮志染后生;</div><div> 吾虽末能同参战,</div><div> 为有英雄添光彩;</div><div> 四七年前军营聚,</div><div> 半世纪后重相见;</div><div> 祝我战友体健壮,</div><div> 奔百路上快乐行!</div><div> 作者:陈少雄</div><h3> 2018年5月30日</h3><h3><br></h3><h3> 为《莫沃之恋》回忆录献词</h3><h3>“雷达兵“,铁血男儿保家卫国一一千辛万苦无怨无悔; “军中汉",铁骨铮铮柔情似水一一爱国爰家一片丹心; “千里眼“,穿云破雾密织天网一一痛打敌机空中开花; “顺风耳",莫沃山中传送电波一一报告喜讯扬我军威!<br></h3><h3> 谨向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的英雄老兵们致敬!<br></h3><h3> 庆贺《莫沃之恋》回忆录首发联谊会在孝感召开! 孝感肖港五中同学(军旅战友)宋建国献作 2018年8月8日<br></h3> <h3>二十二、入寮作战历史见证.阵地职守更显芳华</h3><h3><br></h3> <h3>毛泽东主席给雷达兵、通信兵的提词</h3> <h3>雷达操纵手在地物回波中寻找目标处理空情</h3> <h3>1971.11――1973.11在老挝战场五号雷达站(北空雷达独立营三连)用过的五一三雷达</h3> <h3>1971.11――1973.11月赴老挝参战时战友们自制的竹扇</h3> <h3>1971.11――1973.11月赴老挝参战时战友们自制的红木折叠凳子<br></h3> <h3>1971年11月至1973年11月入寮作战用的军用水壶,战地丛林中三连的战友们靠它充饥、解渴渡过了战地生活的日日夜夜。</h3> <h3>一九七二年春节,中央慰问团为赴寮作战出国部队全体同志发放的《慰问纪念册》。</h3> <h3>一九七二年春节,中央慰问团为赴寮参战出国部队全体同志发放的纪念瓷缸。</h3> <h3>一九七二年春节,昆明军区、云南省革命委员会给援老筑路全体同志的慰问信。</h3>